縱觀這些造成民粹政客當選的途徑,均不外乎招攬草根以及中產階級下層的選民,可見在西方發達國家低端工業所哺育的低技術勞工群體漸漸被發展中國家或者自動化所淘汰,行業生存空間收縮所引起的高失業率以及低工資等等的因素就成爲了推倒傳統建制的動力。
法國大選第一輪戰罷,中間派的馬克龍不但輕鬆過關進入第二輪投票,更團結了傳統左右派政黨的票源,預備本周日的第二輪總統選舉和極右勒龐對壘。加上先前荷蘭大選極右自由黨的失利,還有英國獨立黨接二連三的醜聞還有在民調上的滑坡,更讓人有極右退潮之感。但是,正如英國脫歐以及川普當選等的“黑天鵝”事件非一日之寒,造成下一波建制崩潰的客觀條件依然存在。
縱觀這些造成民粹政客當選的途徑,均不外乎招攬草根以及中產階級下層的選民,可見在西方發達國家低端工業所哺育的低技術勞工群體漸漸被發展中國家或者自動化所淘汰,行業生存空間收縮所引起的高失業率以及低工資等等的因素就成爲了推倒傳統建制的動力。
近日巴黎的勞工騷亂,正是這種反建制根源的表徵。如何處理這一種躁動,將不止是一兩届總統,甚至一個國家的職責。
[adrotate group=”3″]
法國大選首輪投票:傳統建制潰敗源自經濟結構失衡

法國總統首輪投票的重點不止是極右勒龐的得票,這次的投票更重要的是,導致傳統執政黨潰敗的結構性原因。這次的選舉有接近八成的選民投票,首名得票的馬克龍(Emmuael Macron)和勒龐分別獲得24% 和21.3%的票數,接下來傳統右派政黨共和黨的候選人菲永(Francois Fillion)和極左派梅朗雄則各自獲得20%和19.6%的票數,另一個傳統政黨,原本任命現在已經自己組黨的馬克龍的傳統左派政黨社會黨,則只得到6.4%選民的垂青。亦即是說,法國近代的傳統大黨(社會黨+共和黨),奧蘭德和薩科齊的政黨們僅僅佔這一届大選26%的票數,是上次大選接近56%的一半都不如。尤其是北方的工業和煤礦區,在法國出口經濟經年以來的競爭力低下早已失去活力,兩個傳統大黨所領導的政府都無法逆轉這個情況下,這些選民轉投第三第四陣營是理所當然。
從宏觀數據上看,法國的經濟,正如其他發達國家,已漸漸從工業出口國過渡到更高增值的服務及進口爲主的經濟體:在出口市場份額(Export market shares in volume, 國家出口量增長率減世界出口增長率)上,除了德國以及經多年低落在零六年回光返照的葡萄牙以外,所有主要南歐國家,包括法國的出口在近十年的數據都是處於萎縮中,直至2015年方開始有改善的跡象。經年的經濟頹靡,最大的阻礙在於法國勞動人口的成本:根據eurostat的單位勞工成本(nominal unit labor cost, 即平均產出除以勞工成本的數字)指出,其他的南歐主要國家比如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從2010年的基數下調5%,但是法國卻是反升超過5%,僅比意大利好。依賴勞動力密集生產方式的工業式微,或者轉型以自動化取替人手操作便成爲了主流。相對地,教育程度高,從事較高增值的服務業則獲得了更多空間。
如是者,如果從選區地圖上比較兩届大選第一輪的結果,北部Nord,Somme, Pas-de-Calais, Aisne以及南岸近地中海等幾個失業率全國最高和工資最低,上届分別投票給兩個傳統大黨的省份,今届大選的票數都流向了勒龐。而相對的,雖然輸掉所有大城市(Nice, Marseille,以及Strasbourg) 但共和黨作爲一個右派政黨得以凴菲永獲取20%票數而非像社會黨一樣從去届29%跳到僅6%,正是經濟架構所驅使的。其他本來屬於溫和左派和中間派的選民,人口稠密的城市和高教育程度的選民票數則做就了馬克龍目前的優勢。
[adrotate group=”3″]
發達經濟的工業去勞工化和知識個人化將繼續影響西方政治

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經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資本,人口和資訊的流動將會把財富集中在大都市三高:高資本,高學歷,和高技術的人群中。傳統“工廠老闆”和“生產綫工人”角色衍生的左右政治對立在已發展的經濟體裏已經不合時宜;工廠老闆在新興國家的廉價成本衝擊下,不可能在消費者需求日益精密的情況下繼續聘用同樣數量和質量的工人,只能以外流或者自動化減低成本以及提升收益。同時,原材料和工業產品本身的價值相對著營銷,設計,軟件以及產品個人化等價值的急速下降,亦縮窄了缺乏創意或者技術的勞工的薪酬和就業空間。雖然另一方面,因爲互聯網的出現,知識的流動以幾何級數增加,學習的成本大爲減低,從而減弱了大型資本壟斷創新的能力,但是個人獲取創造財富需要的能力門檻卻更高了。而且,在勞工個體獲得了取得財富的能力之後,他們亦不再需要集體行動去更多回報而只需要繼續投資在自己身上,提升價值。於是,以前發達國家經濟中存在,資本家向工會妥協達成的微妙平衡,亦在這一連串的漣漪效應下分解。這些因素,都是趕絕賴戰後工業經濟重生而崛起的嬰兒潮基層,他們所建立的世界觀以及賴以維生的經濟環境的“時代力量”。整個行業和社區被社會淘汰而又無法看見希望的躁動,就造成現今的政治動蕩。
本周末的法國總統大選,勒龐代表的守舊勢力將會對決馬克龍的中間派和進步派。這一種的新舊經濟世代的對決將會一再的重演,而且將不限于西方國家。
(原文刊於 Yahoo奇摩,作者尹子軒)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向你的朋友分享這篇文章吧!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