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地草率地舉行了一場難以置信的屠殺,某程度上的確逼使多達四千名毒販因恐懼杜特地的行動而向警察投案。杜特地現在把眼光放在律師、政客和警察,但要撼動毒品帝國斷不是數個月的急燥行動可至。菲律賓若沒有從根底地把組織網絡、領域和時空的問題治理,新一輪的毒癮只會在硝煙中死灰復燃。本文相信回望地域上的界限、經濟上的漏洞,推動民間組織的戒毒工程,和跨國家滅毒行動才是長久應對問題的治本方法。杜特地的戰爭方法好可能已經不是指向毒品,而是民望、威信和個人成就的建立。
自今年5月10日,有「菲律賓特朗普」之稱的杜特地(Rodrigo Duterte)當選菲律賓總統後向全國大力推行強橫粗暴的掃毒手法,延續他作為達沃市市長期間推行的緝毒模式。同時宿霧(Cebu)市長歐斯曼納(Tomas Osmena)推行獎金鼓勵警察當場殺害嫌疑犯,把情況推演得一發不可收拾。在歐美國家20世紀初,以壓抑毒品供應為綱領的緝毒範式大行其道,現在又彷彿在東南亞重燃苗頭。杜特地洋洋灑灑地跨下海口,搬出三至六個月內消滅毒品問題的不可能任務。披上「毒品之戰」的政治光環,杜特地一步步將國家推向一場更大規模的暴力螺旋中。

據菲律賓媒體ABC-CBN news 報導,直到8月10日為止菲律賓已經有943人死於警察、民間治安隊和市民自發的緝毒行動中。馬尼拉大都會區(Metro Manila)傷亡最為慘重:一共有274人傷亡,在全國的緝毒傷亡數字中佔三成左右[1]。過程中涉及大量法外處決,不少嫌疑犯未有正常法律審理的保護時已經被殺。死傷者中不乏無辜平民和基層人士,在空白無力的靈魂之歌中,我們必須叩問何以菲律賓會淪落成東方毒品天堂,依伏於甚麼的時間維度和地緣因素,造就到菲律賓在二零一二年成為全球使用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當地人稱為Shabu)最多的地方。當我們明白到整個毒品供應鏈和國家機器的愛恨纏綿後,就會發現杜特地的戰爭根本是放錯標靶,或是純粹一場政治籌碼的沙盤。
毒品徵結的界限
二零一五年,一名叫Horacio Hernandez Herrera的墨西哥人在馬尼拉涉嫌因販毒而被捕,同時他被指控是臭名遠播的墨西哥錫納羅亞販毒集團(Cártel de Sinaloa)的第三把交椅,更使這單案件變得非比尋常[2]。同年十一月,九名中國毒品卡特爾成員落網,當局更指中國人的販毒網絡已經滲透整個社區,用一系列的正當生意去粉飾不發勾當[3]。官方數據指在墨西哥和中國毒品組織的影響下,首都位處的馬尼拉大都會區成為全國最嚴重的區分,一共有92%的描籠涯(baranggay,菲律賓最小型的行政單位,大抵是一個小村落或社區)受到毒品的污染,形成國家治安的嚴重漏洞[4]。究竟一個墨西哥人、數個中國人和上千個社區的命運,為什麼會被毒品緊緊扣連在一起?
麻黃鹼和安非他命是菲律賓最常見的毒品,而安非他命更是當地人製作Shabu的主要來源。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最近一份報告[5],整個運輸過程主要由美洲的毒品組織和中國人中介主理,當安非他命由墨西哥、哥倫比亞和危地馬拉等美洲國家製成後出港,之後經毒品組織西非中東輾轉運到東南亞國家,再經菲律賓海關直接進入或投入菲律賓附近海岸等待中介人組織接手。只要中介人成功接受貨品,就會分拆給菲律賓底層用家或買手進行二度散發。整個過程涉及大量層級互動,一點一滴的把遠在西方的毒品運到東方吞雲吐霧的巷弄中。由於菲律賓位處東南亞核心位置,可視之為中轉港以連接毒品金三角(緬甸、柬埔寨、泰國交界地區)、台灣、香港和新加坡等不同亞洲市場,故此毒梟多取菲律賓為他們在東亞的運輸據點。另外菲律賓島嶼眾多和海岸線繁雜,海洋巡防和緝毒治安根本充滿盲點,毒販可輕易和當地人上岸落貨。久而久之,菲律賓既成了毒品運輸場,亦化身為新生代使用者市場之一。
[adrotate group=”3″]
地理的便捷邊界誘使菲律賓人墮入毒品網絡中,但若果他們沒有遇上亞洲金融風暴的時空浪潮,他們未必會成為深受毒品夢囈纏害的一群。一九九八年,時任總統約瑟夫·埃斯特拉達(Joseph Ejercito Estrada)在國家經歷瘋狂貨幣追擊後,將復甦經濟為首要任務。他推行名為「Medium Term Philippine Development Plan (MTPDP)」的拯救經濟計劃,通過市場自由化、去制度化和減低融資條件以吸引外資流入,成功國家失業率從把1998年的10.1%下降到2004年的6.7-8%[6]。好景不會每日常在,菲律賓跨國犯罪問題中心(Philippine Center on Transnational Crime,PCTC)的報告中提及,高度放鬆的金融體系容許中國的三合會和日本極道落戶生根,在菲律賓紛紛設立分支投資,形成他們能夠在菲律賓發展勢力的遠因。其次菲律賓希望吸引外資,於是不斷放寬金融要求和條例。引致銀行高度不透明和隱秘,有利毒品組織黑錢流動和進行不法行為。毒梟盡佔地利和經濟之宜,自能在菲律賓的低收入社區中萌芽自植[7]。大量入口的毒品成為社會壓力的出口,基層群眾擁有大量渠道去獲取毒品,亦為了生計依附在販毒之中,最後形成了社區和毒品之間的輪迴。
突如其來的亞洲金融風暴逼使菲律賓放寬經濟體制,卻無奈地引毒品入室。如此同時,國家失效的司法制度和貪污崩潰的政治倫理更使菲律賓輸掉了最後陣地。國際透明組織於二零一五年評菲律賓為全球第九十五名的廉潔國家[8],其司法獨立程度更是岌岌可危。二零零九年菲方搗破了一個富二代的販毒集團(Alabang Boys case),後來呈交上法庭檢控官的證據被處理掉,導致兩名被告的控罪被撤銷。案子敲響了菲律賓司法的喪鐘,亦反映執法者和司法者的落差[9]。不少報導亦有報導,很多檢查官涉及在毒品交易中,更有政客透過毒品貿易獲取巨額選舉還款[10]。社會長期執法無力和常態化的貪污,把菲律賓一切社會打破敗壞,構成史無前例的國家毒品機器,伴隨悲鳴地建構東方毒品的帝國。結果,菲律賓最底層的人民在頹萎時代中嘗到了整個國家網絡滴下來的低價毒品(最平宜的港幣五塊就有),成為他們生活中的解脫品,甚至自設廠房自給自足一同建立加固毒品機器。通過濫用毒品去忘記憂愁和煩惱的人民,是時代悲曲催化的一群受害者。
然而,他們正是杜特地的聖戰對象。
[adrotate group=”3″]
刑法、民粹和個人治慾的合唱
三十年人民革命之後,菲律賓推倒獨裁者馬克斯換上阿基諾夫人,傳統精英依然壟斷政治權利。政黨人物的輪替在各政治世家中傳襲,全國的政治權利就被集中在少數精英手上。政治精英贓污狼藉雖謂司空見慣,但民眾始終渴望民主及達社會,令政治真正重視人民。歷屆政治領導口講人民充權,實則以權謀私屍位素餐。教不少菲律賓人遙望新加坡李光耀強人風光,年輕一代開始祭出獨裁者的舊調來[11]。風湧而至的毒品問題、司法失效和政治貪腐,徹底地將菲律賓人給出賣掉。儘管杜特地在爭議聲中推行改革,他實事實幹的風格已經滿足了民眾久久失落的期望。人民熾熱祈求實幹者的光臨以一掃菲律賓政制積弱的頹風敗氣。杜特地就搬出毒品問題作滿足政治慾望的祭品,一手暴力掃毒一邊煽動民粹,不斷簡化毒品問題成「只要殺光毒販」就會消失無踪的神話。人民深信他們的政治控訴獲得回答,不但繼續支持嚴刑峻法,如此強烈的民粹亦化成杜特地當權的政治資本:有他就不會有毒品,所以他的存在是必須。

杜特地憑籍二十二年內在達沃市強力打擊毒販的政策,建立起強勢執法的形象。自他履職以來就向全國出輸達沃市的管治模式,希望短時間內用嚴厲手段打擊全國毒品問題。此舉不啻旨在追求選舉時的承諾和目標,更是呼應選民對他處理犯罪、貪腐和毒品問題的熱望,鞏固他在管理政府的鐵腕形象。威權、獨裁、強大,正是杜特地管治威信的來源,他推動的暴力緝毒範式和菲律賓年復年的失望民粹主義契合起來,形成 John Pratt 所形容的「刑法民粹主義」(Penal populism)。
民眾目睹長久以來的社會問題得到當權者正視,杜特地甚至容許他們參與「改革」的機會,當然會高捧杜特地為行之有效的強人政治。杜特地把刑法置換成民粹的燃料,人民又在瘋狂暴力中得以滿足。這場你追我逐的權利遊戲最後犧牲只會是無力反抗的社會最底層。The 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一份報告(The Kill List)[12]指出絕大多數死者都是低端毒品用家和低層販毒者,更有不少平民無辜中槍(例如Michael Siaron 的妻子Jennelyn Olaires堅稱他丈夫沒有販毒[13])。教授Gene Lacza Pilapil 認為窮人和社會邊緣人士無法接受足夠法律保障(無錢無權無勢)、主流媒體亦鮮有關注處境、教會和左翼組織不敢接觸這燙手山芋,最後理應提供保護的警察反而加入追擊行列。整個追捕行動都把住在貧民區的草根當成毒品嫌疑犯,難以撼動上層或整個跨區毒品網絡,然而基層市民不明不白就魂斷在一場鐵血風暴之中。
[adrotate group=”3″]
由於民粹主義旨在尋找發洩對象,而杜特地將之目標放在低層用家上,令民眾一腔怒火的得到放縱的空間。他鼓吹的法外執法和未審先判只令警權過大,縱容更多的民間私鬥和濫用槍火,傷害危如累卵的法治制度和社會民主。可見將來,國家可能只會陷入日益嚴重的司法失效,壓垮最底層人民的生活權利。杜特地在達沃市擔任市長時已經涉嫌推動民間私刑組織「達沃暗殺隊」(Davao Death Squad)推行血腥管治[14],而他在全國推行的緝毒行動更令多個社區出現類似的民間組織,人民自發組成槍隊殺害懷疑用毒者[15]。「杜特地效應」,CNN 如此形容這場狂暴殺戮[16],把標靶放在借用毒品解脫生活痛楚的平民上,卻無視了上面層層擠壓的恐怖網絡。杜特地當然希望透過這場毒品革命獲取歷史英名,但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這是一場未審前判的聖戰?
杜特地草率地舉行了一場難以置信的屠殺,某程度上的確逼使多達四千名毒販因恐懼杜特地的行動而向警察投案[17]。杜特地現在把眼光放在律師、政客和警察,但要撼動毒品帝國斷不是數個月的急燥行動可至[18]。菲律賓若沒有從根底地把組織網絡、領域和時空的問題治理,新一輪的毒癮只會在硝煙中死灰復燃。本文相信回望地域上的界限、經濟上的漏洞,推動民間組織的戒毒工程,和跨國家滅毒行動才是長久應對問題的治本方法。杜特地的戰爭方法好可能已經不是指向毒品,而是民望、威信和個人成就的建立。
備注:
[1] http://news.abs-cbn.com/specials/map-charts-the-death-toll-of-the-war-on-drugs
[2] https://news.vice.com/video/crystal-meth-and-cartels-in-the-philippines-the-shabu-trap
http://globalnation.inquirer.net/124867/mexican-cartel-suspect-arraigned
[3]http://www.philstar.com/metro/2015/11/27/1526311/chinese-gangs-behind-philippine-illegal-drug-trade
[4] http://www.rappler.com/nation/118004-crime-drugs-philippines
[5] https://www.unodc.org/documents/wdr2015/World_Drug_Report_2015.pdf
https://news.vice.com/video/the-threat-of-foreign-drug-syndicates-in-manila-extra-scene-from-the-shabu-trap
[6] http://www.nscb.gov.ph/others/angat.asp https://prezi.com/sumzol3bej1h/lesson-29-the-medium-term-philippine-development-plans/
[7] http://www.pctc.gov.ph/papers/Drug%20Trafficking.htm
原文:To hasten economic recovery, the government is continuously inviting foreign investors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do business in the country. The Medium Term Philippine Development Plan (MTPDP) of President Estrada seeks to alleviate the country’s poverty through liberalization, deregul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o create a market-friendly environment for foreign investors. It is also concentrating a large amount of government funds to boost tourism in the country to attract foreigners. Apart from this, the government is attracting dollar inflow into the national coffer to help stabilize the peso. All of these offer a great convenience for transnational criminal organizations like the Chinese Triads and the Japanese Yakuza to enter the country under the guis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is economic environment also encourage the influx of foreign criminals or members of the transnational criminal organizations into the country with ease masquerading as legitimate investors and tourists. This economic approach to social progress has also beef up the entry of illegal goods and services including drugs since laws on the movement of these commodities are being relaxed in the spirit of liberalization and deregulation.
[8] http://www.transparency.org/cpi2015#map-container
[9] http://www.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239560.pdf
[10] https://news.vice.com/video/the-threat-of-foreign-drug-syndicates-in-manila-extra-scene-from-the-shabu-trap
[11]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524-international-FilElectionDepth/
[12] http://newsinfo.inquirer.net/794598/kill-list-drugs-duterte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philippines-duterte-killings-insight-idUSKCN0YG0EB
[15] https://news.vice.com/article/the-philippines-death-squad-loving-new-president-has-surprisingly-progressive-plans
[16] http://edition.cnn.com/2016/08/07/asia/duterte-war-on-drugs-officials-named/
(原文刊於HK01,作者曾朗天)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菲律賓為何成「毒品天堂」?搞懂了就知杜特蒂「掃毒」純粹是政治籌碼
Poor Filipinos most vulnerable in Duterte’s drug war: study
向你的朋友分享這篇文章吧!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