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聯合早報特約】疫情、債務、政爭夾擊下的南美新興市場

南美遠離「世界島」 (World-Island),也正好是地球上與東南亞距離最遙遠的地方,但在全球化體系裡,當地產生的蝴蝶效應仍舊不容忽視——其大量出口到各國的鋼鋁、大豆、可可等物產,在疫情肆虐、本國貨幣大幅貶值等狀況下,對國際價格和環球經濟所造成的種種牽動,正是其中一例。而從當地的視角出發,南共市欲與萬里之外的新加坡洽簽自貿協定,則是因為視本地為整個東南亞最堪信賴的國際樞紐,並期盼以此為支點,進軍亞細安市場。兩地未來「後疫情時代」是否能重新擦出火花,甚或在低迷的市況中捕捉到互補雙贏的合作機遇,實在值得繼續觀察。

 

冠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進一步顯現,身為G20僅有的兩個南美成員國,巴西和阿根廷的最新形勢格外令人憂慮。5月22日,巴西單日確診病例首度突破兩萬宗,全國累積病例總數躍升至全球第二高、僅次於美國,世界衛生組織 (WHO) 正式將南美洲列為瘟疫的「新中心」。同日,阿根廷國債正式處於「事實違約」(virtual default) 狀態,當局與國際債權人的分歧卻依舊尖銳,雙方只能再度約定延後談判期限。事實上,阿根廷上月還以「集中精力應對疫情下的內政」為由,單方面宣佈與巴西等國分道揚鑣,暫停推進所有進行中的南方共同市場 (Mercosur,南共市) 對外自由貿易協定 (FTA) 協商進程,與之已談判近兩年的新加坡也因而受到牽連。

 

巴阿兩國體量龐大,合共擁有整個南美洲的63%土地面積、60%人口,國民生產總值之和與英國、法國、印度不相伯仲。回望冷戰末年,當時經濟區域主義 (economic regionalism) 漸成風氣,兩國亦有意透過消除貿易壁壘、建立關稅同盟等行動壯大自身力量,緩解美國等域外強權對美洲南錐的單向影響力。秉持相同理念的南共市,則隨著夾在巴阿國土之間的小國烏拉圭、巴拉圭加盟,而於1991年誕生。過去29年來,四個成員國在共同維護民主體制、扶持弱勢地區發展等方面的表現頗受肯定,但彼此間的政治張力並沒有因為經濟結盟而徹底消失,箇中的主線,則依然是巴阿雙方的瑜亮情結。

 

放眼全球舞台,巴西是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四國聯盟」(G4 Nations) 一員,長期渴望憑「入常」鞏固拉美「一哥」地位;「二哥」阿根廷有見及此,則與拉美第三大國墨西哥共同擔任反四國聯盟的「咖啡俱樂部」(UfC) 拉美區領袖,壓制巴西野心。進一步加深兩國分歧的,其實是2003年起,雙方的經濟路線、意識形態差異:巴西執政者不分左右,均對新自由主義持審慎務實態度,願意與域外國家擴大合作關係;反觀阿根廷,2003至2015年間先後出任總統的基什內爾夫婦 (Néstor & Cristina Kirchner) 則高舉反新自由主義大旗,且與巴西的「外向型」取態相反,更為強調拉美國家內部應組建緊密的「經濟軸心」。2012年,查韋斯 (Hugo Chavez) 掌權的委內瑞拉加入南共市、成為第五個成員國,阿根廷對於比自己更左、更反市場、而且高調反美的委國毫不忌諱,經常與之並肩對巴西路線大唱反調。

 

然而在2015年總統大選中,基什內爾陣營意外被右派對手擊敗,阿根廷政壇瞬間變天。失去基什內爾主義 (Kirchnerismo) 的勢力制約,後續四年的南共市歷史軌跡也隨之被改變:經濟動蕩、政權合法性成疑的委內瑞拉,2017年被其餘成員國一致通過,永久中止其會籍;停滯多年的對歐盟自貿談判 (Mercosur-EU FTA Negotiations) 也配合著微妙的國際外貿新氣候而進展迅速,雙方最終更於去年6月,達成被譽為「南北合作里程碑」的歷史性協定。南共市對新加坡、韓國、加拿大等域外發達國家的同類談判,也正是趁著這段期間全面展開。

阿根廷的基什內爾陣營重奪江山,新任總統費爾南德斯上任後旋即不願接受前任與巴西等國達成的「共同對外關稅 (CET) 減半」共識,從而「保護本國市場」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惟隨著去年10月基什內爾陣營重奪阿根廷江山,南共市也開始面臨鐘擺效應。新任總統費爾南德斯 (Alberto Fernandez) 上台後不久,旋即提出基於「保護本國市場」考量,不願接受前任與另外三國達成的「共同對外關稅 (CET) 減半」共識,並與極右翼的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 (Jair Bolsonaro) 爆發連場外交論戰。今年3月,疫情開始在南美大規模爆發,隨之而來的民生困局、加上同步降臨的國債違約危機,更令費爾南德斯順勢宣佈退出前述進行中的南共市自貿談判。有關舉動導致悉數由右派執政的另外三國怒火加劇,因為根據2000年通過的南共市決議 (Resolución 32/00),各成員國不能單獨與非成員國洽簽雙邊協定,這意味著另外三國推進談判的意願再強烈,如今也只能被迫原地踏步。博爾索納羅已多次揚言,假如對外自貿談判的出路繼續被其它成員國堵塞,巴西將不惜徹底退出南共市。

 

無論是「自貿退場」爭議、還是國債談判僵局,現階段的阿根廷政府均在採取「一邊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一邊以拖待變」的策略。面對三國反彈,費爾南德斯先是公開保證阿根廷對南共市的其它承諾不受影響,繼而亮出底牌,透露自己願意重新促成相關談判,條件是「容許阿根廷以『另一種速度』逐步履行協定」——當中的玄機在於,對阿根廷最有利的局面,實際上是要將巴西與自身的外貿談判進度綁定在一定距離內,因為一旦巴西徹底擺脫南共市、逕自向域外國家高度開放其龐大市場,其最終結果不論是「損人利己」抑或「損人不利己」,都很可能導致南美外貿平衡格局被打破,並對阿根廷經濟構成嚴峻衝擊。

 

而面對國際債權人催收欠款,費爾南德斯顯然同樣面臨兩難局面:全盤遵守嚴苛的還款協定,阿根廷財政恐將被搾乾;但若一拍兩散、任由阿根廷出現史上第九次債務違約,政府未來將更不容易向外舉債,國家財政終必痛失重振經濟的一大資金來源,後果得不償失。因此,當局一方面拋出未來三年免還本金與利息、且還款額大打折扣的650億美金債務重組提案,試探債權人底線;另一方面則展現確有還款誠意的公關形象,從而說服對方暫不訴諸法律行動,而是繼續與自己留在談判桌,就各項提案和反提案展開漫長討論。最好的結果,自然是爭取在未來兩三週內成功「苦撐待變」,讓債權人接受「聊勝於無」的折衷選項。

博爾索納所任命的兩任衛生部長,先後分別因抗議其「佛系抗疫」路線而被辭退和主動離職,巴西疫情及政局也因而同時失控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與阿根廷的「閉關鎖國」相反,巴西則在極右翼總統的領導下,滑向「無懼疫情、經濟優先」的另一個極端。疫情爆發至今,博爾索納羅極力淡化病毒的嚴重性,屢屢宣稱是次肺炎不過是「小流感」、阻撓全體國民接受長期隔離,其種種言行和「佛系抗疫」手段與美國實有幾分相似,只是巴西的國力和韌性能否與美國相提並論、禁得住如此風浪,恐怕大有疑問。烏拉圭、巴拉圭反感阿根廷貿易政策的同時,更對巴西抗疫乏術越來越不滿:其餘三國疫情明明已陸續受控,每況愈下的巴西無疑令前者重新「全面通關」、恢復經濟活動的壓力陡增;世衛把整個南美洲、而非單獨一國列為瘟疫「新中心」,足見各國的努力正在被巴西無情抵銷。更嚴重的是,巴西已錯過與三國同步「休養生息」的良機,「因快得慢」的惡果,卻終須反映在各國對巴西的外貿帳面上。南美經濟的復甦速度將在多大程度上被巴西拖慢,恐仍難以預計。

 

除了對外引起齟齬,失控的疫情更開始反噬巴西政局。博爾索納羅本來已因一系列政爭,包括4月24日親自開除聯邦警察總長,觸發司法部長憤而辭官、並倒戈指控自己「干預司法、包庇涉貪親信」,而被重挫管治威望;同樣由他任命的兩任衛生部長,竟也因抗議其「佛系抗疫」路線,而於4月16日、5月15日分別被辭退和主動離職。政爭與抗疫形勢相互交織下,最新民調顯示,巴西總統的支持率已進一步下滑至32%、反對率則攀升至55%,52%民意更認為他應當辭職或被國會彈劾。隨著國會反對派已開始蘊釀針對博爾索納羅的彈劾程序,身兼金磚五國 (BRICS) 一員的巴西政壇何去何從,頓成左右全球新興市場的又一變數。

 

南美遠離「世界島」 (World-Island),也正好是地球上與東南亞距離最遙遠的地方,但在全球化體系裡,當地產生的蝴蝶效應仍舊不容忽視——其大量出口到各國的鋼鋁、大豆、可可等物產,在疫情肆虐、本國貨幣大幅貶值等狀況下,對國際價格和環球經濟所造成的種種牽動,正是其中一例。而從當地的視角出發,南共市欲與萬里之外的新加坡洽簽自貿協定,則是因為視本地為整個東南亞最堪信賴的國際樞紐,並期盼以此為支點,進軍亞細安市場。兩地未來「後疫情時代」是否能重新擦出火花,甚或在低迷的市況中捕捉到互補雙贏的合作機遇,實在值得繼續觀察。

 

(原文刊於聯合早報,作者李浚賢)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Podcast 系列】第七集 不左不右的民粹第三條路:南美連登仔佩隆如何將阿根廷由富國變破產

《Upheaval》:危機管理手法如何 你的國運也必如何

毒品在「金磚」 鐵腕掃毒如何困擾巴西?

Return of Global Stewardship: The UNSC should urgently address Covid-19 – addendum

武肺大蕭條的「一帶一路」大破財:中國願意債務減免嗎?

委內瑞拉政變:馬杜羅尚未倒台的玄機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