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聯合早報特約】內塔尼亞胡吞併巴人領土存暗湧

無論如何,對巴人而言,縱然以方未有如期在「七一」死線正式落實吞併計劃,但他們的處境仍不容樂觀。歐盟和約旦的聲援無疑顯得蒼白乏力,他們唯今之計只有拖延等待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出爐。對以方而言,最「壞」的結果只是無法落實吞併計劃,但她仍然牢牢掌控着西岸一帶,但對巴人而言,最「好」的結果恐怕也只是能夠維持現狀,他們的命運仍然不由自主。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被外媒譽為「政治魔術師」,實非浪得虛名。縱然內塔尼亞胡受到貪污醜聞纏身,以及在一年內三次以色列國會大選中均未能直接勝出,但他最後仍然成功游說主要政敵班尼·甘茨(Benny Gantz)摒棄自己的盟友,改為籌組聯合政府。內塔尼亞胡願意折衷,既是為了團結以色列共同抗疫,但主要是為了盡快以貫徹落實「新中東和平計劃」之名,正式吞併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領地。不過,儘管以方得到美國的撐腰,國內亦傾向支持吞併巴人領地,但內塔尼亞胡落實相關計劃仍存暗湧。

聯合國無牙老虎 巴人抗爭力量分裂難有作為

內塔尼亞胡急於吞併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領地的野心昭然若揭,由聯合政府就職當天便把7月1日訂立為執行相關計劃的死線便可見一斑。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蜜雪兒·巴舍萊 (Michelle Bachelet) 譴責以方吞併巴人領土必定是違法的行動(註一),但眾所周知,聯合國多年來均無力阻止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作惡。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法塔赫和哈馬斯長期不咬弦導致巴人抗爭力量積弱,更助長以方侵略的氣焰。雖然法塔赫和哈馬斯於2017年簽署和解協議,但雙方對解放巴勒斯坦民族的方針和策略仍是南轅北轍。法塔赫領導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組織主張跟以方妥協以換取生存的空間,崇尚武裝勇武抗爭的哈馬斯自然對此嗤之以鼻。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聯合頒布「新中東和平計劃」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連月來應對乏力,讓愈來愈巴人覺得他除了抗疫有功外便一無是處(註二)。尤有甚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極度倚賴以色列供應水、電、農產品和醫療用品,阿巴斯威脅稱以方要切斷巴人與其所有的聯繫只是一場空談(註三)。對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而言,碌碌無為的阿巴斯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人選,因爲他的存在他們正好可以對巴人予取予攜(註四)。

內塔尼亞胡成功說服政敵甘茨籌組聯合政府,從而盡快以貫徹落實「新中東和平計劃」,吞併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領地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正式吞併象徵實際意義兼備 以方利誘離間阿盟

部分讀者可能會存有疑問:為何內塔尼亞胡在以色列在重重圍堵西岸的前提下仍然急於正式吞併巴人的領土呢?必須強調的是,在巴人領土正式落實以色列的法律是難被逆轉的行動,往後以方可用各種內政手段加強箝制巴人,當中包括切斷約旦河谷對巴人的水資源供應,從而正式粉碎巴人的立國夢(註五)。此外,若然內塔尼亞胡成功落實吞併計劃,他可望成為右翼選民中居功至偉的政治領袖。

 

誠然,以方吞併西岸巴人領土的舉動不會受到阿拉伯國家聯盟的歡迎,歐盟和約旦更開宗明義表示反對。然而,在共禦外敵伊朗,以及以方主動以分享科研和抗疫醫學研究成果作為利誘籌碼的前提下,內塔尼亞胡豪賭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數個阿拉伯國家聯盟遜尼派成員國不會強硬反對以方吞併巴人領土(註六)。倘若如此,剩下反對以方的力量便不足為懼。

拜登表明若然他勝出總統選舉,他將不會承認以色列對西岸擁有主權,這樣有機會令內塔尼亞胡快刀斬亂麻粗暴落實吞併計劃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甘茨對吞併態度軟化 拜登倘當選美總統或阻以方吞併

不過,只要吞併計劃一天還沒落實,一天也存着變數。以方落實吞併計劃之所以看似如箭在弦,原有賴以色列反對黨藍白黨黨魁甘茨的鼎力支持。可是,縱然他較早前向記者表明,若然巴勒斯坦拒絕談判,以方便會在無視對方直接執行吞併計劃(註七),但後來他態度轉趨曖昧,向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弗里德曼(David Friedman)和白宮特使阿維·貝科維茨 (Avi Berkowitz)表示,7月1日並非「神聖」不可改動的吞併巴人領土的死線;以色列當務之急,仍然在於對抗世紀疫情(註八)。事實上,以方迄今仍未正式吞併西岸一帶的巴人領土。此外,將於11月舉行美國總統大選為以方吞併巴人的西岸領土再添不確定性。在多項大選民調領先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表明,若然他勝出總統選舉,他將不會承認以色列對西岸擁有主權(註九)。這或許亦是內塔尼亞胡希望快刀斬亂麻的其中一個關鍵考慮因素。可是,若然以方粗暴落實吞併計劃,那又會給予伊朗宣揚「以色列威脅論」的口實以謀求內政外交的紅利(註十)。

 

無論如何,對巴人而言,縱然以方未有如期在「七一」死線正式落實吞併計劃,但他們的處境仍不容樂觀。歐盟和約旦的聲援無疑顯得蒼白乏力,他們唯今之計只有拖延等待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出爐。對以方而言,最「壞」的結果只是無法落實吞併計劃,但她仍然牢牢掌控着西岸一帶,但對巴人而言,最「好」的結果恐怕也只是能夠維持現狀,他們的命運仍然不由自主。

 

註釋:

註一、八:Quinn, Colm. 2020. “Is Israel’s July 1 Annexation Deadline About to Shift?Foreign Policy, 30 June.

註二、三、四、五、七:Miller, Aaron David. 2020. “What Annexation Would Really Mean for Middle East Peace,” Foreign Affairs, 30 June.

註六:Ferziger, Jonathan. 2020. “Why Israel’s Warming Gulf Ties Will Survive Annexation,” Foreign Policy, 26 June 2020.

註九、十:Tabatabai, Ariane & Rome, Henry. 2020. “Israel’s Annexation of the West Bank Would Be a Gift to Iran,” Foreign Policy, 26 June.

 

(原文刊於聯合早報,作者楊庭輝、文俊偉,楊庭輝和文俊偉均為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世紀交易」方案一面倒偏袒以色列 巴勒斯坦反撃選項有限

「世紀方案」送禮以國羞辱巴人

公敵從以國變成伊朗 巴人利益遭忽視

暴力鎮壓「返鄉大遊行」 以軍犯戰爭罪行

以色列國會大選——內塔尼雅胡面臨的困境

以巴衝突戰火連綿 世紀復和談何容易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