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俄烏戰爭開火後,西方對俄羅斯進行全面封鎖:經濟、政治方面的制裁相信已有不少專家分析。相對而言,西方對俄羅斯太空產業的封鎖並不嚴厲,美國亦刻意將「太空合作」從所有制裁項目中剔除,然而俄國主理太空事業的國企俄羅斯航太的總裁羅戈津卻「戰狼上身」,不但自斷所有與西方的太空合作,更疾呼要停止國際太空站的合作、又停止向美國供應火箭引擎和保養,原定3月3日發射的OneWeb衞星又因政治原因叫停。種種跡象顯示俄國有向世界太空事業切割的意味—然而, 俄羅斯切斷與西方的太空合作不但將自斷俄國「太空大國」的地位,實際上亦難以對歐美造成任何實質威脅,可以説,俄羅斯航太的自毀舉動,屬於這場侵略中代價最高的民族主義夢囈。
莫斯科退出太空合作 無損歐美太空人日常
首先是國際太空站的合作,目前太空站的太空人仍然如常生活和進行實驗,未受地面的混亂影響。不過假如俄羅斯真的切割雙方合作,對美國仍是有一定影響。最嚴重的是,目前國際太空站的軌道維持完全依賴俄羅斯的「進步」飛船定期啟動引擎推高國際太空站軌道,羅戈津 「放風」表示「我們可以不再維持軌道,太空站遲早掉到美國歐洲頭頂」。話雖如此,實際上,歐美依然有辦法自行維持國際太空站運作。2月17日發射的「天鵝座飛船第十七號」就搭載了供太空站軌道維持的實驗,預計4月進行實驗,如果成功的話,歐美將可擺脫對俄國飛船僅餘的依賴。除此之外,亦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美籍太空人Mark Hei乘坐聯盟MS-18飛船進入國際太空站,原定今月末乘坐同一飛船返回,惟因制裁的關係他可能需要改為乘坐SpaceX龍飛船返回。但這其實未嘗不是好事,龍飛船不但空間寬闊、且可以多留在太空一段時間。只是,龍飛船目前僅安裝了4個座位,要如何帶多一人返回地球成爲了NASA目前的難題。
而且,莫斯科方面退出國際太空站計劃將會是「殺敵一百自損一千」,現時太空站俄羅斯部份艙段完全依賴美國供應電力和散熱器,假如俄羅斯將自家的「星辰號」等艙段脫離現有太空站的話,將會如同太空垃圾一般無法發揮任何作用。此外,俄羅斯亦缺乏資金建造新的艙段對接恢復功能,故此俄國太空人亦只能在狹小的聯盟號飛船在太空飛行數天返回地球,無法執行任何有意義的科學實驗。即使中國願意伸出援手允許俄羅斯艙段對接中國天宮太空站亦毫無意義,例如:俄羅斯因地理問題無法發射飛船到天宮、在太空的艙段沒有足夠燃料變軌到天宮的軌道、天宮亦沒有俄羅斯合用的接口供聯盟飛船對接⋯⋯種種原因反映出假如俄羅斯脫離國際太空站計劃,其太空計劃將倒退到蘇聯七十年代,禮炮太空站發射前的水平。
俄國切斷太空產業商貿合作不過仰面唾天
此外,俄羅斯方面亦稱不會再向美國售賣火箭引擎,亦不會再對已售出未使用的火箭引擎提供保養工作。的確,近年俄國火箭引擎以其低廉的造價和超高的性能成為美國火箭的寵兒,宇宙神系列二十年來百多次發射都使用俄國引擎,更以其低廉的造價在商業市場擊敗了美國血統的三角洲火箭。但自從2014年俄羅斯強佔克里米亞後,美國已經立法要求減少依賴俄羅斯引擎的火箭,美國牽涉國家安全的發射任務(如間諜衞星)等均棄用宇宙神五,而採用更昂貴的三角洲系列火箭。近年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民營發射商如SpaceX、火箭實驗室等均採用自家研發的引擎;宇宙神和三角洲火箭的繼任者「火神」亦使用美制的BE-4,完全不依賴俄製引擎。因此,俄羅斯不再銷售火箭引擎只會影響目前尚未編定退役日期的安塔瑞斯火箭,而該火箭僅發射上述的天鵝座飛船,並沒有商業訂單,而按目前交付予美國的引擎數目而言只足夠發射多兩次。話雖如此,天鵝座飛船可以使用獵鷹九號或其它美制火箭發射,對美國太空活動的影響十分有限。然而,俄羅斯將無法再利用美國購買火箭引擎的大筆資金作火箭研發(目前外銷的火箭均為前蘇聯研發),俄羅斯航天稀缺的研發資金將可見進一步減少。
此前,俄羅斯的火箭發射服務向來是價廉物美的選擇,它在SpaceX崛起之前佔有國際發射市場半壁江山,即使是去年仍有不少發射依靠聯盟號在拜科努而或歐洲太空總處在法屬圭亞拿發射。不過原定3月3日發射的Oneweb衞星因政治因素取消(俄要求英國資本退出Oneweb公司)後,俄國更取消了所有歐美商業發射訂單。原本俄羅斯發射任務收費廉宜但利潤不低,可以説是歐美的訂單支撐俄羅斯太空探索和太空事業緩慢發展的一大收入來源,2018年俄羅斯航太靠數次的發射便營利一億美元,且2019年與Oneweb簽定了發射19次大額訂單後收入肯定更多,即使莫斯科政府在2019年大減俄羅斯航太的預算後仍有一定盈餘。可是俄羅斯政府以政治理由停止一切商業發射除了會失去現有的商業訂單,讓歐美甚至是印度的發射公司白賺。即使假如未來俄羅斯與歐美關係緩和,衞星公司亦未必願意冒數千萬美元訂金和以億元計的業務風險押注在單方面解約的俄羅斯航太身上。俄羅斯航太此舉後只能靠俄政府訂單度日,收入必然大減,在政府補貼減少的情況下有可能連現有火箭發射亦難以維持,遑論研發新型現代化的火箭。
總而言之,隨著俄羅斯與西方的衝突日漸升溫,俄羅斯各種「制裁反制措施」實際上只會自斷太空大國的地位,不但沒有國家會允許俄羅斯參與自己的太空計劃,在缺乏資金下,俄國隨時連自身的太空體系都難以維持,對俄羅斯絕無好處。因一時的民族主義蠢血沸騰而將繼承至前蘇聯的太空發展遺產抛棄,自絕於全球太空發展的俄國,可以説是現代大國的悲劇。
文章在2022年三月三十一日在新加坡聯合早報出刊,作者為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黃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