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研究 歐盟 選舉脈絡

【明報特約】工黨冥頑不靈 保守黨大勝毫不意外

擕著”Get Brexit Done”勝利者姿態進入大選的保守黨黨魁莊漢生,面對著死抱著陳腐左翼思維和團隊,毫無政治敏感度的郝爾彬,兵不血刃地獲得了大選的勝利。但是,這個事實對於保守黨下一個對手— 無論是必須强硬的歐盟,還是手中已有一個掠奪式自貿協議的特朗普— 都無任何意義。反倒是布魯塞爾可以鬆一口氣了—尾大不掉的英國脫歐鬧劇,終於邁向終曲。

 

多得工黨的無能,保守黨如預計般大勝—莊漢生政府的365席和44%的全國選票均是近年的新高— 但是與其說是保守黨贏了,不如說是工黨黨魁郝爾彬的極左本土政策以及在脫歐問題上的搖擺不定,將聯合王國脫歐的前景交給了保守黨的鷹派。工黨在這次的選舉裏不但議席跌破上一個極左派領袖富特(Michael Foot)1983年慘敗給戴卓爾夫人時的209席而僅獲202席,更是在英格蘭北部以及中部地區(Midlands)的傳統藍領選區中大敗而回,工黨一直賴以維生的這個區域有所謂的“紅墻”(Red Wall)之稱,這次選舉卻甚至連打比郡的Bolsover, 這個由工黨老將Dennis Skinner這個老礦工把持了接近半世紀的選區都拱手相讓。傳統基層的基本盤被保守黨 “”Get Brexit Done” 的口號吸走,而中產和留歐派的知識分子則被郝爾彬的極左派政策以及他的脫歐立場勸退,慘敗是絕非意外。

 

其實,莊漢生的本土政策政綱,以至他從布魯塞爾手上拿回的脫歐協議都不過爾爾,但是卻在郝爾彬和他的左翼黨羽的蹣頇襯托下,顯得相當出色:起碼莊漢生的大話比起工黨的夢囈,更讓脫歐公投以來便已渴求穩定性的選民受落。接近截稿之時,更傳出消息指莊漢生將利用保守黨的優勢立法去禁止延長脫歐協議中的緩衝期,也就是說英國將只有到2020年底短短一年的時間和歐盟商討一個自貿協議,否則將在緩衝期完結時自動 “無協議脫歐”— 而這一切除了可以說是脫歐鷹派的努力,或者莊漢生應該為郝爾斌設宴道謝。

基於工黨的無能,大多數選民寧願將脫歐前景交給保守黨的鷹派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選民寧願脫歐也不願意重新談判

經過了冗長的脫歐談判,作爲”後脫歐”時代的第一次大選,選民傾向於有一個起碼將來一部分是可確定的方案的政黨,也就是手執一個極爲平庸的方案的保守黨,實在無可厚非—-但是郝爾彬直至最後都想搞軟脫歐的同時又要討好二次公投留歐派的投機舉動,成爲了他落敗的頭號原因。

 

首先,保守黨達成的脫歐協議遠遠稱不上理想:莊漢生急就章在談判桌上背叛盟友北愛民主統一黨DUP的方案,雖可説是勉强是邊界問題解決了,但是這個實際上等同於英國將依舊需要英格蘭輸血的北愛爾蘭在法律上割讓給歐盟的方案,不過是將聯合王國的憲政問題按下不表而已。從今次大選,北愛的愛爾蘭共和派,即主張北愛回歸愛爾蘭的政黨們,首次獲得超過統派的議席和票數,DUP的副黨魁Nigel Dodds甚至連議席都丟掉,落敗給新芬黨的John Finucane— 致力為北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奔走,爾後被統派民兵槍殺的的人權律師Patrick Finucane的兒子。北愛爾蘭重新向西敏宮施壓,提出渴望回歸愛爾蘭的訴求是早晚的事情。

 

然而,就是對著手握不過這樣一個協議的保守黨,工黨領袖郝爾彬的反應竟然是決定在政綱中加入二次公投並保留 “留歐” 這個選項,然後工黨如果勝出會代替保守黨和歐盟商討一個更軟的脫歐方案而已。這對於渴望重返帝國榮光的英格蘭民族主義者(尤其是藍領)來説,雖然代價是將北愛爾蘭賣掉,但工黨的立場遠遠不及矢志脫歐的保守黨堅定,而且他們不但對於再次作政治動員去公投感到疲倦,更不能接受工黨為留歐之門拉開一絲縫隙。更不用說這個立場對於渴望留歐的倫敦城市精英,中產階級以及年輕人根本毫無吸引力。一直在脫歐議題上藏頭露尾的郝爾彬為了自己的投機主義付出了代價。

郝爾彬提出了更大更天馬行空的政策,引起中產階級甚至藍領的質疑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工黨天馬行空的政綱比平庸的保守黨更被選民嫌棄

比在脫歐立場上搖擺不定,對於工黨長遠來説或許更爲致命的是郝爾彬今屆本土政策政綱所顯露出的離地。雖然和保守黨一樣,雙方的政綱都是建立在大幅增加支出,但同時在談及改革成本時都含糊其辭之上—但是比起工黨的大規模國有化,以及大幅度向中產階級徵稅和公有化大企業等等企圖一夜之間將聯合王國變成北歐福利主義國家的政策,選民寧願將票投給平庸的保守黨。

 

宣佈勝選不久的莊漢生,馬上就已經宣佈財長Sajid Javid 明年二月或者三月會發表的預算案中將會設立一個價值一千億英鎊的基建基金在未來五年投資到原本的”Red Wall“地區。此外,莊漢生保守黨政府的政綱還包括將在將來十年興建40間醫院,增聘6000名全科醫生,五萬名護士,以及在未來五年任期中增加NHS資助3.1%等等的承諾。根據英國智庫財政研究所 (Institute of Fiscal Studies, IFS)的估計,保守黨如果根據選前的政綱,公共機構投資將會增加一半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3%,並且將會在公共服務開支增加270億英鎊。然而,錢從何來?保守黨政綱提及到會凍結收入稅,國民保險和增值稅(VAT)三項財政收入的增長, 並增加科研開支稅務優惠,以及向逃稅人士增加懲罰等—-卻沒有加稅措施。事實是信用程度本來已經非常低的莊漢生,在本土政策上在假裝增加公共開支並不需要增加成本。

 

對此,郝爾彬的工黨選擇憑空畫出一個更大更天馬行空的政策遠景去回應保守黨的政綱:首先國有化大部分公共事業,然後在備受觸目的醫療政策上,將會以公帑成立非專利藥生產商以降低藥物價格,另外設立獨立於國民醫療服務NHS以外為全民提供全方位的公共衛生及健康服務的 “National Care Service”,還有就是成立“就業權益局” (Ministry for Employment Rights),强制將大企業10%控制權分配給員工及政府專員等等。而這些誇張到跡近行騙,就算工黨真的當選了亦無可能在五年任期内完成的項目,則將會由社會的中上層買單。英國原本年薪達到十五萬英鎊方需要繳納45%收入稅,在郝爾彬的工黨政府下將大幅下調至八萬鎊,同時企業稅將由19%大幅增加至26%,從G7中最低一下子跳到最高。更不用提工黨要怎麽實行將大企業10%控制權轉移到公衆手上然後從中獲得公共開支資源的計劃了。郝爾彬的本土政策不但疏遠了本來已經對工黨的脫歐立場感到反感的中產階級,大企業,以及富人們;對於本應吸引到的藍領和基層們,工黨浮誇的政綱很正常地令他們覺得可疑—畢竟,在新政府下改革不一定會到來,但是稅單卻是幾乎肯定會增加的。

 

擕著”Get Brexit Done”勝利者姿態進入大選的保守黨黨魁莊漢生,面對著死抱著陳腐左翼思維和團隊,毫無政治敏感度的郝爾彬,兵不血刃地獲得了大選的勝利。但是,這個事實對於保守黨下一個對手— 無論是必須强硬的歐盟,還是手中已有一個掠奪式自貿協議的特朗普— 都無任何意義。反倒是布魯塞爾可以鬆一口氣了—尾大不掉的英國脫歐鬧劇,終於邁向終曲。

 

(原文刊於明報,作者尹子軒)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垃圾不分脫歐?英國聖誕大選為何「兩黨一樣爛」

莊漢生小贏當輸 最怕陰溝翻船

英國脫歐協議通過:保守黨的勝利,聯合王國的失敗

新脫歐方案:魔鬼在細節

莊漢生的豪賭

盡失歐洲融合紅利 帝國回歸島國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