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 烏茲別克的春天:新總統的改革雙箭頭

米爾濟約耶夫的「雙箭頭」改革,的確為烏茲別克的帶來前所未見春天。但是否順利,一切還有待觀察,畢竟新總統的上任時間不長,改革成效暫時也未能在經濟數據中反映出來。而且,新總統目前是否能完全駕馭國內派系鬥爭,尚未有肯定答案。

 

2016 年,烏茲別克第一代總統卡里莫夫逝世、第二代的米爾濟約耶夫上任後,故於他有別於前朝封閉保守、四處樹敵的新形象,讓本來寂寂無名的他,頻頻出現在鎂光燈下。

 

談起這國家,不少人前所未聞,但自從中國推出「一帶一路」後,位於計劃核心地區中亞的烏國漸為人知。其實,國民對中亞的印象就是貪腐封閉,營商毫無保障,隨時血本無歸。可是,近年的烏國卻為中亞打破這刻板印象。經濟漸開放,政治趨穩定,隨時成為安全可靠的投資處女地。

 

年半以來,新總統在經濟上積極推行自由化,在外交上奉行睦鄰政策,此成為了新總統改革的「雙箭頭」,不但吸引國際在烏國投資營商的興趣,更為中亞帶來穩定。

 

「媲美鄧小平」的經濟改革開放

 

不少論者都把他的改革媲美鄧小平的經濟改革開放。上年年初,米爾濟約耶夫公怖了《2017 至 2021 年烏茲別克五大優先發展方向行動戰略》的改革綱領, 不少人較關注的是當中如何推行經濟發展與自由化改革,例如打破國家干預市場、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外資、及促進經濟多元化等,因為這些都為外國帶來商機及信心。

 

結果,僅僅一年,烏國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的排名中,由 2017 年的第 87 名,飆升至今年的第 74 名,反映了國際社會對烏國未來發展持正面態度。到底,新總統帶來了甚麼改變呢?

 

上年 9 月,烏國政府破天荒開放外匯市場,允許該國的貨幣索姆自由兌換,取消個人與企業購買外匯的配額限制,而外資亦可自由進出烏國,這為經濟發展奠下基礎。改革後,雖然令索姆貶值近一倍,湧現物價急升之風險,但因政府同時調整關稅及打破少數壟斷,而舒緩物價升勢,所以尚能保持局面穩定。

 

在關稅上,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的資料,烏國已大幅降低約 8,000 個稅號的關稅,亦把額外 3,550 個稅號的關稅降至零。而去年 12 月新總統宣怖烏國前總統次女迪利亞耶娃放棄 Abu Sahiy 零售批發市場的所有權,並開放進出口貿易的競爭。此前,幾乎所有進口自外國(特別是土耳其與中國)的貨品,都必須經此市場,且其擁有以官方匯率進口外國貨的特權,低買高賣,牟取暴利。可是,如今打破了進出口貿易的壟斷結構,開放市場競爭

 

新總統亦推行不少鼓勵外資的政策。除制定新稅制之外,新總統亦新設多 11 個自由經濟區及工業園,向區內企業提供關稅優惠及稅收豁免,以吸引外資,其中受獎勵的行業橫跨多種工業及服務業。 從此看出政府引入外資,以促進經濟多元化的策略。

 

在推動創新經濟上,亦顯示新總統前衛的作風。例如今年 7 月繼白羅斯之後,烏茲別克將成為第二個把加密貨幣合法化的前蘇聯加盟國。更甚是,新總統任命德國專家為創新發展部副部長,這是首次有外國公民被任命擔任如此高的烏國政府職位。

 

對不少人較設身的,就是烏國對外開放旅遊簽證制度。今年 2 月 10 日起,官方宣怖包括新加坡等 7 個國家可享免簽證入境待遇,同時向包括中國在內的 39 個國家簡化申請簽證程序,意味著不再需要擾人的邀請函 。由此,政府有意放寬簽證政策,振興旅遊業。

 

順帶一提,原本新總統因受到最大政敵國家安全局前局長伊諾亞托夫的壓力,而推遲了放寬簽證計劃。然而,在伊諾亞托夫被解僱後的十天,新總統旋即宣怖開放旅遊簽證,證明了新總統的大權愈漸穩定。

 

除了經濟上的自由化改革,最令人鼓舞是的新總統一改前朝作風,奉行睦鄰及多邊外交政策,也有論者戲謔他比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零問題外交敢策」,更貨真價實。

米爾濟約耶夫上任後,烏茲別克其他中亞國家的關係大大改善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尤其是與另外 4 個中亞斯坦國的關係,比前朝大為改善。在上台後一年,新總統已到鄰近的哈薩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官訪,在過程中不乏收穫,例如在2017年3月,新總統與哈薩克總統簽署了《戰略伙伴與睦鄰聯合聲明》,當中包括 13 項貿易及安全範疇的合作。

 

甚至乎,新總統向與關係最惡劣的塔吉克伸出友誼之手,可謂中亞多邊關係上的最大突破。在卡里莫夫時代,兩國因水資源爭議,使兩國關係十分惡劣。但這兩年,兩國關係修補迅速,當中舉動包括:兩國自從蘇聯獨立而來,首次重啟直航來往兩國首都;兩國間開放10個新的邊境通道;最後,更在今年 3 月,米爾濟約耶夫首次到訪塔吉克,與塔國總統拉赫蒙會面,並支持之前被卡里莫夫譴責的塔國羅貢壩水電項目。

 

不只與中亞國家的關係改善,烏國也積極拉攏大國,奉行多邊外交,左右逢源。與俄羅斯方面,烏國新總統增強與俄國在軍事安全上的緊密合作,如早在卡里莫夫死後,早實權在握的新總統便與俄國舉行聯合軍演,為 12 年來首次;與美國方面,又到訪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恢復自 2005 年安集延大屠殺後終止的雙邊戰略關係。

米爾濟約耶夫也積極與中俄等國家加強合作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最後,新總統亦熱衷於與中國加強經濟合作,例如去年 5 月 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與中國簽署了 115 項、總值 230 億美元的協議,算是與中國近年最大的投資協議。再說,拖近二十載的「中國 — 吉爾吉斯 — 烏茲別克」鐵路也有突破進展,預計年尾塵埃落定。若成事,中國可大大節省運輸貨物到東歐的時間,烏國也得償所願,成為區域物流樞紐。此前,有論者質疑,由於烏國不是歐亞盟成員國,若經身為歐亞盟成員國的吉國運輸貨物的話,因關稅法規不同,效果會大打所扣。可是,今年 4 月,烏國決定改革入口關稅與法規,以符合歐亞盟準則,此舉有望解決這問題,亦顯示新總統有心與區域國家融合經濟。

 

由此可見,烏國新總統的外交政策一反過往作風,四處示好,不但有助中亞地區穩定,更讓外國增加對烏國的信心。

 

米爾濟約耶夫的「雙箭頭」改革,的確為烏茲別克的帶來前所未見春天。但是否順利,一切還有待觀察,畢竟新總統的上任時間不長,改革成效暫時也未能在經濟數據中反映出來。而且,新總統目前是否能完全駕馭國內派系鬥爭,尚未有肯定答案。

 

但是,擁有 3200 萬人口的烏國,是一個未被開發的龐大市場,因此我們要密切留意這個國家愈趨正面的變化。

 

(原文刊於換日線,作者孫超群)

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出口危機」正在威脅土庫曼的獨裁者嗎?

土庫曼將成為下一個委內瑞拉嗎?

「中國人來建鐵路,但我寧願他們是德國人!」──為什麼吉爾吉斯的「恐中症」,比鄰國都來得嚴重?

除了中國,還有別的選擇嗎?──看準大國矛盾,土庫曼「能源外交」的智慧與挑戰

中亞資源爭奪戰:「烏茲別克鄧小平」,能否成為成功的改革者?

反思中亞管道若干問題

向你的朋友分享這篇文章吧!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