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換日線特約】真正的「疆獨之父」,把毛澤東都蒙在鼓裡——《蘇聯政策中的新疆》之另類史觀

讀畢這本書,更深深感受到當時中蘇政治上令人不寒而慄的片段,例如盛世才與蘇聯顧問一起發明 125 種刑訊手段及 28 種殺人方式對付新疆穆斯林;蘇聯在 1949 年製造「扎巴依喀勒山空難」殺光當初扶植的東突厥政要,為了滅口。大國政治沒有仁義道德,底線標準亦可不斷改變。史達林口裡說「不干涉中國內政」、「反對新疆各民族獨立」,卻為了自身利益,暗中策動「疆獨」,當時就連毛澤東也被蒙在鼓裡。

 

中國官媒常言道,「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指責西方不斷對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小題大做,批評是侵犯人權的「再教育營」,旨在煽動民族仇恨,分裂國家領土。然而,談起外國勢力策動「疆獨」,其實歷史上始作俑者並非英美帝國主義之流,真正的「疆獨」之父,乃是共產主義老大哥蘇聯。

 

中文大學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亞賽拜然學者賈米里・哈桑雷著作《蘇聯政策中的新疆──斯大林與東突厥斯坦的穆斯林運動(1931-1949)》之中文譯本(編按:斯大林即台灣翻譯的「史達林」)。此著引用大量蘇聯政治、外交和安全機構的檔案,甚具歷史價值。

 

較多人認識的相關作品,可能是王柯的《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1930 年代至 1940 年代》,但兩者不同的是,王柯側重從內部研究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而哈桑雷著墨於國際政治因素如何主宰運動發展。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新疆也是冷戰戰場

 

哈桑雷主要書寫 1930 至 1940 年代兩次東突厥斯坦獨立建國(1933-1934 年和 1944-1946 年),如何成也蘇聯,敗也蘇聯,與冷戰相關。作者認為,冷戰是更早由蘇聯挑起並從東方開始,已非由美國宣布杜魯門主義時發起及從歐洲開始,所以當時蘇聯對中國政策(特別是對新疆)已被視為冷戰的一部分。無論是在 1930 年支持「新疆王」軍閥盛世才,或是在 1940 年代軍援東突厥建國,都是為了透過扶植代理人,實施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擴張,企圖將新疆納入其勢力範圍。

 

例如,蘇聯在 1934 年派遣由偽裝成「白衛軍」的紅軍部隊及阿拉木圖士兵組成的「阿爾泰自願軍」,以及在 1937 年從中亞派出軍隊,鎮壓新疆東突厥民族,盛世才政權難以生存下去。爾後,蘇聯與盛世才決裂,亦分別在 1943 年及 1945 年發起「新疆行動計劃」及《關於新疆的決議》,軍事援助東突厥民族主義者建國。

 

始終,新疆被視為蘇聯中亞地區地理空間的一部分。新疆局勢與鄰近中亞五斯坦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休戚與共,「東突厥」不受控,隨時波及「西突厥」。除了戰略意義,新疆也有龐大經濟價值,例如新疆豐富的煤炭、石油、礦石,能滿足突厥斯坦而至西伯利亞的需求。

 

蘇聯在中國的整個政策,被視為蘇聯欲把中國納入自己勢力範圍的標誌。因而在 1949 年中國共產革命勝利後,蘇聯把東突厥民族利益置於地區共產主義革命的勝利之下,東突厥民族主義被「用完即棄」,當作冷戰下實現自身利益的工具,最終令其壽終正寢。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史達林深藏不露的外交手腕

 

哈桑雷此著作最鏗鏘有力的地方,就是描寫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的外交手腕如何甚具彈性、謹慎且長遠。

 

史達林雖與盛世才過從甚密,但卻對他時常保持警惕。史達林除了曾用回族軍閥馬仲英去制衡盛世才之外,更多番拒絕渴望親共的盛世才加入蘇聯共產黨,雖然最後還是接受其加入,但史達林不百分百信任他,又三番四次拒絕他的新疆建議。例如,在 1941 年,盛世才建議新疆併入蘇聯,成為第十六個加盟國,但不被史達林接受。同時,史達林亦與國民黨保持關係,以制衡盛世才。

 

以上證明史達林不會為保護蘇聯經濟及戰略利益,直接干涉新疆,他更喜歡暗中行事,傾向施加影響力多於佔領,這是為免鋒芒太露──畢竟當時國民黨以至美國都不清楚他在新疆的行為和底牌。

 

其後盛世才見風使駝,證明史達林的謹慎是對的。1942 年蘇聯陷入列寧格勒苦戰,動搖盛世才對共產主義的信心,見蘇聯可能大勢已去,便轉投重慶政府。失去盛世才前,史太林曾向蔣介石打小報告,向蔣揭露盛過往的反蔣言論,同時兩手準備,在 1944 年轉而暗中支持東突厥民族分子,以維持在疆利益。

 

關於蘇聯外交手腕,書中提及著名美國外交家凱南分析,認為蘇聯表現潛龍勿用,多採取觀望態度,放長線釣大魚,自信局勢會朝對自己有利方向發展。1945 年,蘇聯和國民黨達成《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放棄軍事支援東突厥,以換取蔣介石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將新疆作為「可交換的牌」。不久,蘇聯見中國共產黨開始得勢,特別其在「三大戰役」獲勝後,便轉而公開支持中共,最終在中國取得革命勝利。史達林的棋步總是能屈能伸,具前瞻性及戰略思維。

 

讀畢這本書,更深深感受到當時中蘇政治上令人不寒而慄的片段,例如盛世才與蘇聯顧問一起發明 125 種刑訊手段及 28 種殺人方式對付新疆穆斯林;蘇聯在 1949 年製造「扎巴依喀勒山空難」殺光當初扶植的東突厥政要,為了滅口。

 

大國政治沒有仁義道德,底線標準亦可不斷改變。史達林口裡說「不干涉中國內政」、「反對新疆各民族獨立」,卻為了自身利益,暗中策動「疆獨」,當時就連毛澤東也被蒙在鼓裡。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原文刊於換日線,作者孫超群)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突厥國家如何看中國的新疆再教育營

「中國人來建鐵路,但我寧願他們是德國人!」──為什麼吉爾吉斯的「恐中症」,比鄰國都來得嚴重?

除了中國,還有別的選擇嗎?──看準大國矛盾,土庫曼「能源外交」的智慧與挑戰

中亞資源爭奪戰:「烏茲別克鄧小平」,能否成為成功的改革者?

埃爾多安「帝國夢」撞上鐵牆

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是種帝國殖民的手法嗎?從一個歷史的觀點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