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換日線特約】吉爾吉斯總統扎帕羅夫:如何從右翼民粹回歸現實外交?

扎帕羅夫上台後,昔日的右翼愛國者身份不再,反而開始趨於務實,以國家利益為重,又不斷安撫盟友俄羅斯與中國的信心;加上扎帕羅夫經歷選舉洗禮以及修憲集權,消除盟友眼中吉國的不明朗因素。此外,扎帕羅夫更努力改善與鄰邦的關係,又拓展俄中以外的外交路線,盡顯小國多邊外交的生存藝術。

 

自從扎帕羅夫上台後,吉國亦與中亞各國改善關係,外訪俄羅斯之後,他相繼首訪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等鄰國。在上台短短兩個月,新總統已有實質的政績。

 

變天半年後,吉爾吉斯在亂局中跑出的總統扎帕羅夫(Sadyr Japarov)治下逐漸穩定。星期日(4 月 11 日),全國 8 個城市及 420 個鄉村舉行了地方議會選舉,結果預料之內,如早前吉國獨立媒體《Kloop》報導,不少親政府及親建制政客混入地區小政黨參選,皆贏得不錯成績。除了地區選舉,另一重點是同日舉行的第二次修憲公投,這次投票問題是「你是否支持最新憲法草案?」。上次 1 月 10 日舉行的修憲公投,問題是「支持議會制或是總統制政體」)。兩次公投都獲民眾高票支持,看來回歸總統制無誤,讓扎帕羅夫進一步鞏固權力(關於新憲法的分析,可參考前文)。

 

誠然,示威、革命、政權更替,加上總統扎帕羅夫的政治出身,在外交上讓傳統盟友俄羅斯以及友好經濟伙伴中國感到十分擔憂。扎帕羅夫最著名的政治事跡,就是早年帶領示威支持國有化庫姆托爾金礦(Kumtor),他以右翼民族主義者自居,靠此形象累積不少政治資本。他本身排外的政治立場,的確難以令外國持份者安枕。當時俄羅斯與中國均持觀望態度,需時觀察扎帕羅夫的外交作風。

 

然而,扎帕羅夫上台後,昔日的右翼愛國者身份不再,反而開始趨於務實,以國家利益為重,又不斷安撫盟友俄羅斯與中國的信心;加上扎帕羅夫經歷選舉洗禮以及修憲集權,消除盟友眼中吉國的不明朗因素。此外,扎帕羅夫更努力改善與鄰邦的關係,又拓展俄中以外的外交路線,盡顯小國多邊外交的生存藝術。但是,故於扎帕羅夫集權,加上袒護被美國制裁的吉國黑幫毒梟,注定與美國關係冷淡。

挽回普京信心,不偏傳統親俄立場

 

去年 10 月,扎帕羅夫任代總統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曾形容去年 10 月吉國示威令扎帕羅夫上台是「不幸」。誠然,普京對新政權並無好感,兩國關係需時修補。作為吉國新領導人,扎帕羅夫迫切需要向莫斯科證明自己是一位可靠的合作對象。

 

獲得俄羅斯的信任,是扎帕羅夫在上台後首要的外交任務:除了基於吉俄傳統友誼——吉國設有俄國軍事基地、把俄語列為官方語言等等,吉國在基本生存上頗依靠俄羅斯。第一,吉國經濟依賴在俄外勞的外滙收入。根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2019 年有 1 成吉國人口在俄工作,為母國帶來 3 成國民生產總值(GDP),比例屬全球首 5 位。最近一年,武漢肺炎肆瘧,或成為吉國失業率在歐亞盟(EAEU)國家中最高的原因之一。扎帕羅夫要改善經濟,就不得不期望在武肺緩和後,與俄羅斯協商吉國外勞在俄復工的議題。

 

作為吉國新領導人,扎帕羅夫迫切需要向莫斯科證明自己是一位可靠的合作對象。(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第二,就是燃油入口穩定。根據國際貿易數據網站 The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在 2019 年吉國約 9 成燃油進口至俄羅斯,並享受俄羅斯的免燃油稅優惠,可見該國燃油十分依賴俄羅斯進口。也因此,燃油進口成為俄羅斯影響吉國政局的地方。傳聞在 2010 年因為俄羅斯向吉國加徵燃油稅,而加速令該國前總統巴基耶夫(Kurmanbek Bakiyev)政府倒台。

 

第三,就是疫苗供應。雖然吉國主要靠世衛「武漢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獲取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但仍需要俄羅斯研發的「衞星五號」疫苗(Sputnik-V),才能應付國內需求。就在 2 月 23 日,吉國正式批准「衞星五號」疫苗在該國註冊。吉國政府表明,之後會陸續購入該疫苗予國民大規模接種。所以,與俄羅斯改善關係實在有必要。

 

基於以吉俄關係的要點,扎帕羅夫不可能不挽回普京的信心。這段時期,扎帕羅夫做了不少誠意動作安撫俄羅斯。他在 2 月 19 日罕有地在於政府報章《The Word of Kyrgyzstan》發表了一篇名為《盟友聯繫》(Союзнические узы)的文章,力挺與俄羅斯的關係。該文章提到,「幾個世紀以來,吉國和俄羅斯人民的歷史文化有不少相同之處。在 19 世紀,俄羅斯促進了吉國人民的統一,為民族的長遠發展奠定前景。」

 

此外,扎帕羅夫在文中力挺俄語在吉國的地位,稱「俄語不僅僅是官方語言,更是在國內跨民族的交流語言。俄語受法律保護,其地位亦體現在憲法中。」最後,扎帕羅夫在與俄羅斯的關係上,作了一個總結:「與俄羅斯達成更高層次的聯盟及戰略夥伴關係,符合吉國的利益。我們堅信,除了與俄加強合作之外別無他選,而這一方向在外交政策中佔重要地位。」有分析指,扎帕羅夫此文為了讓俄羅斯重拾對吉國的信心,爭取普京的支持。

 

不久,扎帕羅夫於 2 月 24 日至 25 日外訪俄羅斯,回應了外界關注扎帕羅夫會否打破新總統上任首訪俄羅斯的慣例,可見吉國沒有偏離傳統親俄立場。在外訪中,普京除了祝賀扎帕羅夫贏得總統選舉,也感恩他保存俄語在吉國的地位。普京亦禮尚往來,除了保證為吉國未來外勞提供更多學習俄語的機會之外,亦向吉國提供 800 萬美元援助建立打擊走私的系統。但整個訪問最重要的,就是扎帕羅夫成功得到普京基本信任,向其證明他已控制吉國局勢,是俄羅斯的正確合作伙伴。

 

基於以吉俄關係的要點,扎帕羅夫不可能不挽回普京的信心。(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排除北京疑慮,保經濟投資合作

 

中國是吉國近年越走越近的友好經濟伙伴,扎帕羅夫無可避免地要重視與中國的關係。事實上,去年 10 月扎帕羅夫靠示威上台時,北京也與俄羅斯一樣,十分擔憂這位右翼領導人的立場,害怕會影響中國在吉國的經濟利益。

 

金礦是中國在吉國的主要投資領域,現時中國在吉國主要經營三個金礦場,分別是中國富金礦業(Full Gold Mining)開採的西部賈拉拉巴德州(Jalal-Abad region) Ishtamberdi 金礦場、中吉礦業(Zhong Ji Mining company)開採的中部納倫州(Naryn)Solton Sary 金礦場,以及中國超泰有限公司(Superb Pacific Limited Company)有份經營的楚河州(Chuy)Taldy-Bulak 金礦場。然而,就在當時爆發示威後,中資富金礦業在賈拉拉巴德州的煉金工廠慘遭示威者縱火,嚴重影響該金礦場之運作。雖然當時吉國駐華外交代表向中國再三保證會保護中國在吉國的投資,但相信仍然難讓北京安心。

 

吉國也因經濟原因,需要與北京維持良好關係。近十年,中國積極入主吉國依重的金礦業。雖然吉國主要外資來源是加拿大、俄羅斯及哈薩克,但近年中國急起直追。在貿易上,中國是吉國的最大進口來源國。此外,吉國亦是中國「一帶一路」重點國家,後者對前者貸款巨額資金進行基建項目。

 

據資料,截至 2020 年底,吉爾吉斯的公共債務總額為 49.3 億美元,其中外債為 42.2 億美元,而吉爾吉斯對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外債總額為 17.7 億美元,佔外債 41.8% 。縱使吉國上下對國家過度依賴中國貸款不無隱憂,總統也曾表達若不準時還債,或被迫把項目財產轉移給債權人的困境,但是未來中國資金仍是吉國發展經濟的動力之一,「一帶一路」可謂一把雙刃劍。

 

為了在排外情緒及安撫中國之間取得平衡,吉國於 1 月 29 日宣布禁止外國公司從事未來大型採礦項目,然而法令不設追溯期,意味對中國現時經營的金礦沒有影響。另外,扎帕羅夫在訪俄前的 2 月 22 日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通電話,期間極力討好習近平,感謝中方為吉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寶貴幫助,並真誠支持各國抗擊武漢肺炎疫情,又堅定支持中方在涉港、涉疆、涉台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的立場,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最後重點是,他歡迎中國企業赴吉投資,願同中方共同努力,推進鐵路等大項目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也對扎帕羅夫釋出善意,支持吉國政府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安全。不久後,中國亦主動拉攏吉國,上月向該國送出 15 萬劑中國國藥疫苗,以表兩國睦鄰友好關係。

 

由此可見,扎帕羅夫高調向中國派定心丸,中國亦似乎漸漸對這位昔日民族主義者放心。但無論如何,中吉兩國間的關係穩定與否、北京會否繼續懷疑扎帕羅夫,仍需時間分曉。

 

不久後,中國亦主動拉攏吉國,上月向該國送出 15 萬劑中國國藥疫苗,以表兩國睦鄰友好關係。(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中俄以外:開拓地區多強體系,與鄰邦修好

 

除了中俄,我們還可看出扎帕羅夫試圖與其他大國開拓外交。今年 2 月初,吉國組政府新內閣,早在過渡政府起任外交部長的「土耳其通」卡扎克巴耶夫(Ruslan Kazakbaev)獲得續用。他曾是吉國駐土耳其總領事,任內期間對促成以土耳其主導的突厥議會(Turkic Council)有頁獻,又於 2010 年至 2012 年間擔任過外交部長。

 

在過渡政府初期,他曾高調官訪土耳其,此舉符合中亞小國的利益,在俄中大國政治之外 ,靠攏土耳其也是一個選擇。土耳其近年也在積極推廣「突厥外交」,也符合土耳其總統埃爾段(Recep Erdoğan)的口味。由此可見,扎帕羅夫在挑選重要內閣成員時,明顯有外交考量。

 

價值觀衝突:美國吉爾吉斯關係注定惡化?

 

雖然扎帕羅夫致力與中俄土及鄰邦改善關係,但與美國的雙邊關係卻充滿挑戰。美國十分重視吉國的人權及公民社會發展,但扎帕羅夫的舉動,卻沒有達到美國的期望。例如,美國財政部去年 12 月 9 日依據《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Global Magnitsky Act),向吉爾吉斯前海關副局長、「貪污大王」馬川莫夫(Rayimbek Matraimov)實施制裁,他涉及嚴重的走私及洗黑錢罪行。然而,被該國國安委(GKNB)拘捕的馬川莫夫,早前被國家法院以貪污罪輕判罰款 3,087 美元,引起社會大眾嘩然。雖然事後馬川莫夫第二次遭當局拘捕,但外界質疑仍扎帕羅夫打貪的決心,此事更影響與美國的關係。

 

另一件讓美國關注的,就是吉國籍的跨國犯罪集團組織首腦科爾巴耶夫(Kamchybek Kolbaev)。他自去年 10 月因涉及從事有組織犯罪活動一直被拘留,但 3 月 2 日突然被首都比什凱克地區法院釋放,翌日美國駐吉國大使 Donald Lu 發表聲明指,美國對科爾巴耶夫突然獲釋表達「深切關注」。美國國務院正以懸賞 100 萬美元通輯他,此事令 Donald Lu 計劃增加對他的懸賞金。事後,扎帕羅夫反駁,美國一直拒絕吉國從美國引渡涉及貪污的該國前總理沙迪耶夫(Askarbek Shadiev),批評美國雙重標準。

 

以上事件,加上吉爾吉斯因修憲重返總統制而民主倒退的情況,恐怕成為美吉關係惡化的原因。

 

結語:走出右翼民粹,回歸現實外交

 

吉國變天半年後,往日的右翼民族主義者總統似乎漸漸回歸現實外交上。俄羅斯與中國當初對這位民粹主義者上台的焦慮不安,經過一段時間後漸漸消散。此外,扎帕羅夫也重視多邊外交,遠的有土耳其,近的就是中亞鄰邦。在未來的日子中,若扎帕羅夫可以安然管治,相信俄羅斯與中國會漸漸恢復對吉爾吉斯的信心,與鄰邦的關係發展也值得期待。然而,被批評忽視中亞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似乎一如以往,在中亞依然難有作為。

 

雖然扎帕羅夫致力與中俄土及鄰邦改善關係,但與美國的雙邊關係卻充滿挑戰。(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原文刊於換日線,作者孫超群)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從囚犯到總統:吉爾吉斯示威後,用不到 100 天迅速崛起的扎帕羅夫究竟是誰?

中國「一帶一路」債務外交無以為繼?

從吉爾吉斯示威看一個 KOL 的國際關係自我修養

吉爾吉斯2020革命爆彈?一場關於民主、貪腐與權貴家族的國家鬥爭

是時候摒棄「前蘇聯國家」的標籤

吉爾吉斯總統精彩的「打貪行動」,會「順便」打擊到「一帶一路」嗎?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和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學者合作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https://liker.land/glocal_hk/civic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