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戲劇 x 全球視野】百年和平夢——以巴衝突與《和平秘道》

可惜的是,最令所有人記得的《奧斯陸協議》部份,並非(看似實在但實則脆弱的)以巴和平路線圖基礎,也不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獲國際認可,而是身為以色列簽署方代表的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在1995年11月被極端猶太復國主義者暗殺,象徵《奧斯陸協議》功敗垂成。今時今日,美國主動承認耶路撤冷是以色列首都,完全逆轉了(表面上)「中間人」角色,多個一度支持巴解的中東國家,更相繼與以色列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此時細看《和平秘道》,除了令人懷緬那些年的和平理想,也難免多了幾重唏噓。

 

近代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衝突,由一次大戰後起計,到現在已有近一百年。由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立國起,以色列便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發生大大小小的戰爭,而最為人知的巴勒斯坦問題,起源於1967年6月的中東六日戰爭,以色列攻佔了當時由約旦控制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也攻佔了當時由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帶(Gaza Strip),自此阿拉伯人與猶太人除了在正規軍事衝突以外,也發展出連串恐怖襲擊或暗殺行動。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簡稱「巴解」或PLO)在1964年獲多個阿拉伯國家支持下成立,目標是與以色列作武裝對抗,而令巴解「聞名於世」的,自然是1972年慕尼克夏季奧運會期間,11名以色列運動員被巴解旗下的「黑色九月」(Black September)武裝份子脅持下殺害。於2005年公映、美國著名導演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電影《慕尼黑》(Munich),講述了這件慘劇,以及以色列情報組織莫薩德(Mossad)一系列成功及失敗的復仇行動,當中帶出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冤冤相報何時了這個訊息。

 

這部由美國著名劇作家 J.T. Rogers寫成的《和平秘道》(Oslo),參考了一對挪威外交官夫婦Terje Rød-Larsen和Mona Juul秘密串連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官方雙方展開和談的故事,這對挪威外交官夫婦最終促成了以巴分別在1993年9月和1995年9月,簽署了共兩輪的《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今日國際社會所認識的「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即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各自擁有的自己的國家,便是建基於《奧斯陸協議》框架。在J.T. Rogers筆下,Terje Rød-Larsen和Mona Juul不惜一切拉攏以巴非官方及官方代表,置外交慣則及個人仕途於不顧,一心為連綿不斷的以巴衝突帶來和平機會。可惜的是,最令所有人記得的《奧斯陸協議》部份,並非(看似實在但實則脆弱的)以巴和平路線圖基礎,也不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獲國際認可,而是身為以色列簽署方代表的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在1995年11月被極端猶太復國主義者暗殺,象徵《奧斯陸協議》功敗垂成。今時今日,美國主動承認耶路撤冷是以色列首都,完全逆轉了(表面上)「中間人」角色,多個一度支持巴解的中東國家,更相繼與以色列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此時細看《和平秘道》,除了令人懷緬那些年的和平理想,也難免多了幾重唏噓。

 

【戲劇 x 全球視野】演讀劇場
《和平秘道》Oslo
演後座談
時間:5月1日(六)晚上7:30演出後
嘉賓:郭耀斌先生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以色列阿聯酋關係正常化 沙特靜觀其變

特朗普促成和解 暗為選戰部署

內塔尼亞胡吞併巴人領土存暗湧

「世紀交易」方案一面倒偏袒以色列 巴勒斯坦反撃選項有限

「世紀方案」送禮以國羞辱巴人

公敵從以國變成伊朗 巴人利益遭忽視

The Glocal 和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學者合作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https://liker.land/glocal_hk/civic。如有垂詢,歡迎FB私信或電郵至editor@theglocalhk.com。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