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NAFTA2.0的時代會使墨西哥棄北走南嗎?

因為NAFTA,墨西哥遺忘了向南走的可能性,導致出現技術停滯、重北輕南、缺乏外交自主等多重困境。如今南方給予墨國另一次機會擺脫NAFTA2.0的維谷境況,會否把握就視乎新政府的國際視野。

 

正當美加兩國如火如荼地搶在星期日前簽訂新的北美自由協定(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 ,NAFTA)時,墨西哥早已和美國在各項條款中達成共識,試圖挽救這個頻臨難產邊緣的區域協議。雖然墨國後任總統奧布拉多爾(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之前多番揚言可能退出協議以確保『墨國優先』[1],如今卻不反對現屆政府在關稅、日落條款、仲裁機制等細節上進行極大讓步。對於墨西哥而言,NAFTA免除了多達七成出口商品的關稅,帶動如新萊昂州(Nuevo León)和科阿韋拉州(Coahuila)等北部州分的工業發展,令國家能走向城市化和吸引外資投入[2]。在眾多工種中,墨國汽車業受益於造價便宜的優勢,得以生產廉價汽車予北美消費市場,成為世界第七大汽車生產國。

NAFTA2.0 會否令墨西哥變成地區工業龍頭?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由於過分依賴美國市場的漣漪效益,墨國呈現產業單一、技術停滯和內需低迷,造就缺乏外交籌碼而迫於接受不利條款的尷尬局面。在新版協議下(已被易名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USMCA),工人薪金要維持最少16美元水平,汽車部件需要有百分之七十五在北美生產,而協議需每十六年重新審批[3],墨西哥的汽車業發展難免在種種嚴格要求下受到阻礙。

是次談判就特朗普而言是一場外交勝利,但對奧布拉多爾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對疏解多年來的產業積弱毫無幫助。畢竟,墨西哥汽車業仍重度背靠歐亞技術和廉價勞工,隨著人口紅利減退或新興對手進場,出口到美國市場的成本只會日益上揚。然而,墨西哥又是否注定要一路向北,沒走其他國際出走的空間?近兩年來,南美巨頭阿根廷和巴西開始鬆綁進口關稅意圖刺激地區整合,而兩國均有參加的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也頻頻放鬆條例吸引環球外資。和北方貌合神離過後,墨西哥似乎可以選擇南走另覓新天。不過,墨國尚有三大難關要逾越才能分享南美甜頭:一,解決NAFTA的體制後遺;二,擊敗歐亞的同類對手;及三,超克南美反覆的政治氣候。

墨國汽車業能夠穩住在全球頭十名的產量,歸因於充沛的生產力和年輕的人口分佈,但這也令產業傾向組裝出口過於本地研發。例如墨西哥的工程和管理人員工資只比普通工人高出百分之十左右,無助鼓勵技術提升和發展新式生產線。而受NAFTA和外資的影響下,墨西哥政府顯然無意保護本土企業,令零件製造和原料採購也被國際企業壟斷。在NAFTA下過去了二十年,墨西哥仍然抱殘守缺地謀求出口利益,卻犧牲本國轉型的機會和時間。另外,中南美洲亦因工價偏低而吸引國際投資,尤其以巴拿馬、薩爾瓦多、和厄瓜多爾備受日韓企業青睞若墨西哥繼續沿用量產策略,終歸只會被其餘周邊國家沖淡優勢。所以,墨國工業的技術含量必需提升到一定程度,才有力穩住南下路線。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或會令墨西哥棄北走南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第二,即使墨西哥能變成地區工業龍頭,也不見得能輕易進軍南美市場。南方共同市場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所組成,合共平均每年購入三百萬台汽車。而巴西所產的汽車佔四國消耗八成左右,同時高額關稅亦令外資只能通過在阿根廷設廠來避免直接進口[6]。故此,南方共同市場內部已達自給自足的平衡,對同類商品並無逼切需求,直至近期巴西和阿根廷出現貨幣貶值,迫使政府考慮和外國合作降低生產成本。據2017年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的報告,巴西年產兩百六十萬台汽車,而阿根廷亦有四十七萬台的記錄[7],兩地工業將會傾向外地引入科技和人才開發以提升產能,但墨西哥暫時似乎難以匹敵其餘歐亞對手。本年六月,南方共同市場表示可逐步減少歐盟汽車的進口關稅[8],未來亦有望和加拿大及日本就優惠進行談判。面對群雄逐鹿,墨西哥不一定能獲得走入南方的頭籌。

最後,南美多變的政治生態為人熟悉,即將來臨的巴西選舉可能會影響南方市場的開放路線。由於勁敵前總統勞拉因貪腐案入獄,右翼政客波索那羅(Jair Bolsonaro)有望入主巴西利亞並成為另一位民粹領袖。與其餘單靠煽動民怒的說客一樣,波索那羅缺乏一套明確的經濟視野,例如他曾承諾開放外企購入國家油業份額,但又認為政府需要干預礦業和保障更多國企。作為南方市場的龍頭,巴西可會推翻一度軟化的進口條例,令南美自由化曇花一現。同樣,奧布拉多爾曾在選舉承諾要收窄南北差距,減少自由貿易對本土企業的傷害,汽車業發展未必是新任政府焦點。肯定的是,墨西哥一路缺乏連貫的發展藍圖,才令國家陷入如今進退失據的境況。

因為NAFTA,墨西哥遺忘了向南走的可能性,導致出現技術停滯、重北輕南、缺乏外交自主等多重困境。如今南方給予墨國另一次機會擺脫NAFTA2.0的維谷境況,會否把握就視乎新政府的國際視野。

 

[1] https://www.dowjones.com/scoops/mexican-leftist-andres-manuel-lopez-obrador-calls-nafta-talks-suspended-2018-election/

[2] https://www.tecma.com/effects-of-nafta-on-mexico/

[3] https://www.ft.com/content/92e9ce0a-c55f-11e8-bc21-54264d1c4647?emailId=5bb2863ef76eab0004ee4a91&segmentId=60a126e8-df3c-b524-c979-f90bde8a67cd

[4] https://www.mitsui.com/mgssi/en/report/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6/10/20/160502i_nishino_e.pdf

[5] https://www.thedialogue.org/wp-content/uploads/2016/02/Dialogue-Japan-LAC-Relations-WEB.pdf

[6] https://worldview.stratfor.com/article/mercosur-high-auto-tariffs-are-all-part-game

[7] http://www.oica.net/wp-content/uploads/By-country-2017.pdf

[8]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mercosur-trade-eu-autos/mercosur-offers-to-halve-import-tariff-on-eu-cars-paper-idUSKBN1JM1ID

 

(原文刊於信報,作者曾朗天)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美墨加協議》——特朗普重構美國全球雙邊外交的實驗品?

墨西哥大選之後──左翼變革還是老調重彈?

墨西哥的「民粹鐵三角」?從大獨裁者到民粹政黨

墨西哥毒品戰爭:政黨輪替失治的暴力全開

當選,然後呢?

川普的新經濟可行嗎?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