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時全國聯盟仍有土耳其支援,但過去數年的戰事似乎證明,他們難以抵禦政府軍和俄軍的聯合攻勢,其控制範圍也隨着戰局發展愈縮愈小。若巴沙爾政府連SDF也擺平了,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把兵力集中對付全國聯盟,那麼全國聯盟的覆滅,大概只會是時間問題。
敍利亞受「阿拉伯之春」浪潮影響,自2011年起爆發內戰,最初只是由部分敍利亞軍官叛變組成的「敍利亞自由軍」(Free Syrian Army),對抗效忠總統巴沙爾(Bashar al-Assad)的政府軍,但後來局勢日益複雜,IS突然迅速冒起並佔領了敍利亞大片領土,這個殘暴不仁的極端組織很快成為全球眾矢之的,驅使美俄兩大國拉攏各自的盟友插手敍利亞內戰,以打擊IS;多年來聚居於敍利亞北部的庫爾德族也乘勢崛起,利用本身的武裝力量積極投身對抗IS的行動中,希望藉此贏取國際社會認同,爭取自治權。
於是目前敍利亞就大致被3大個勢力劃分:首先原本是第4個勢力的IS已在今年3月被完全擊潰,再也不成氣候;其餘的3個勢力分別是巴沙爾政府,由包括敍利亞自由軍在內的多個反對派力量組成的「敘利亞反對派和革命力量全國聯盟」(National Coalition for Syrian Revolution and Opposition Forces,下稱全國聯盟),以及由庫爾德族及其他北部少數族群武裝組織組成的「敍利亞民主力量」(Syrian Democratic Force,下稱SDF)。

[adrotate group=”3″]
這三大勢力各有「外國勢力」支持。巴沙爾政府一直靠攏俄羅斯、伊朗、黎巴嫩真主黨;全國聯盟和SDF宏觀而言都傾向美國,但仔細區分來說,全國聯盟內部有眾多遜尼派武裝組織,除了美國的軍需支援外,其盟友主要是沙地阿拉伯、土耳其等遜尼派鄰國;SDF則獲美國的「聯合特遣隊—堅決行動」(Combined Joint Task Force – Operation Inherent Resolve)支持,在IS潰敗後,他們最主要的戰略目標是藉着美軍的協助,抵禦來自土耳其的攻勢。
三大勢力的總兵力都數以萬計,單是敍利亞政府軍兵力就有14.2萬,SDF各個部隊合計都估計至少有6萬人;另外,土耳其軍隊總兵力逾35萬人,但土耳其當然不可能傾盡全國兵力來進攻敍利亞北部,但其動員的戰鬥力也不容小覷。相較之下,美軍那千餘兵力似乎是可有可無。當然事實並非如此。雖然近年美國和土耳其關係急轉直下,不過土耳其終究是北約成員,不能夠明目張膽地大舉攻擊美軍,即使在敍利亞的戰事中確實曾發生土軍攻擊美軍的事件,土方仍堅稱那是意外,極力避免令美國真的報復。於是SDF得到美軍協防,土耳其自然會相對地投鼠忌器,令SDF的安全得到保障。
於是我們就可以大抵概括出敍利亞內戰的角力形勢:全國聯盟和巴沙爾政府自然是敵對關係,互相都想消滅對方;而作為第三方勢力的SDF並非要求獨立建國,故與巴沙爾政府也算不上是死敵,但SDF一直親美,而美國想藉當地反對派武裝力量之手拉倒親俄的巴沙爾政府,在敍利亞扶植親美政權,故在立場上SDF不可能完全站於政府軍一方,使巴沙爾不得不提防。

[adrotate group=”3″]
雖然現時全國聯盟仍有土耳其支援,但過去數年的戰事似乎證明,他們難以抵禦政府軍和俄軍的聯合攻勢,其控制範圍也隨着戰局發展愈縮愈小。若巴沙爾政府連SDF也擺平了,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把兵力集中對付全國聯盟,那麼全國聯盟的覆滅,大概只會是時間問題。
(原文刊於信報,作者曾維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