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軍事熱點

【信報特約】金正恩豈會捨棄保命核王牌

總括而言,雖然北韓確實有能力發動核攻擊,但施襲成功率很可能沒外界想像的高;而且使用核武就覆水難收,北韓勢必面臨毀滅性的報復打擊,絕對得不償失。故所以筆者相信即使美朝談判破裂,北韓也不會動用核武,而是會一直保留核武作為象徵性的震攝力量,阻止美國貿然侵攻,以及作為迫使美國日後再次談判和讓步的最大籌碼。

 

事隔八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再次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雖然特朗普曾表示自己與金正恩關係友好,並會繼續推動朝鮮半島和平云云,為會面營造友好氛圍;但今次選址越南河內的峰會將要解決美朝關係的真正難關,即是要達致雙方都滿意的朝鮮半島無核化具體協議,這將涉及雙方最核心、最難讓步的戰略利益。

 

在去年的「特金會」中,美朝雙方承諾會共同努力,在朝鮮半島建立一個持久的和平體系,以及最重要的,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然而,雙方對「無核化」的意思有明顯分歧。美國要求的是北韓單方面完全放棄核武,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人員的檢驗;北韓卻是希望美國也撤除針對該國的核力量。核武是金正恩與美國談判、保護自身政權存續的唯一籌碼,而美國的核保護傘又是維持美日韓同盟的重要支柱,故所以雙方在這問題上,其實都騎虎難下。

 

事實上,雖然北韓宣稱已拆除核試場和彈道導彈,但從未讓國外的檢察人員驗證真偽;去年12月,美國CNN公布一批來自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Middlebur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Monterey)的衞星圖片,更顯示北韓有可能正在建設新的導彈發射設施。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北韓問題特使Stephen Biegun也在上月開腔批評北韓仍未坐言起行去廢除其核計劃。

 

因此,今次「特金會」的展望實在不容樂觀;而若峰會最終不歡而散,美朝之間僅有的一絲脆弱互信也會崩潰。在最壞的情況下,朝鮮半島局勢將重回那劍拔弩張、隨時擦槍走火的緊張狀態。但即使如此,筆者認為朝鮮半島走向爆發核戰的機會並不大。

美朝雙方在去年的「特金會」中承諾共同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不過雙方對「無核化」的意思有明顯分歧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首先眾所周知,美國與北韓的軍事實力是天淵之別,一旦打起仗來,美軍單靠常規部隊已完全足以將北韓國防力量擊潰,根本毋須主動動用政治後果難以估算的核武;相對地,即使中俄兩個擁核國有意協助北韓對抗美軍,也不可能考慮使用核武。

 

然後在於北韓而言,即使真的與美國開戰,使用核武攻擊的效果其實也相當有限。去年南韓統一部曾估計,北韓現時大概擁有20到60枚核彈頭,另外又擁有射程估計達1.3萬公里、能夠覆蓋美國全境的「火星-15型」彈道導彈作為載具,驟眼看來就是個重大威脅。只不過以上的數字,並未有考慮到導彈很有可能在飛行途中就會被攔截的情況。

 

據美國非牟利倡議組織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估計,若北韓打算發射核導彈攻擊美國本土,導彈所需的飛行時間為33至39分鐘左右,如果攻擊目標是夏威夷,飛行時間則大概為20分鐘。另外根據以往北韓向日本方向試射導彈的事件來估計,北韓若要攻擊日本,導彈至少需要花約7分鐘才會抵達目標地點。

 

換句話說,對美日同盟而言,即使北韓真的向兩國發射核導彈,兩國最少有約7分鐘的反應時間將之攔截下來。按照上述的估算,北韓最多只有約60枚核彈頭,即使北韓一次過發射了所有核導彈,也難以挑戰美日安裝在多艘驅逐艦和日本導彈基地內的神盾系統:每一套神盾系統都有能力同時追蹤上百個空中目標,並按威脅程度導引防空導彈去攔截每一個目標。

北韓擁有能夠覆蓋美國全境的「火星-15型」彈道導彈作為載具,驟眼看來就是個重大威脅,但導彈很有可能在飛行途中就會被攔截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另外,美日的導彈防禦系統有多次機會攔截核導彈。首先在導彈剛剛發射到進入大氣層時,美日可使用專門設計來擊落彈道導彈的RIM-161「標準-3型」導彈將之攔截。如果在這個階段攔截失敗,美日還能使用「薩德」(THAAD)和PAC-3「愛國者3型」導彈,在核導彈下降時作末端攔截。如果北韓的目標是美國,那麼在逾30分鐘的反應時間內,美國還能夠動用其「陸基中段防禦系統」(GMD )的大型導彈將來犯導彈擊落。

 

而若果北韓的攻擊目標是南韓,南韓的反應時間的確少得多;但與此同時因為距離太近,北韓只能夠使用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施襲,攔截難度比攻擊在約2000公里上空飛行的中遠程彈道導彈低得多,攔截手段也較多。

 

總括而言,雖然北韓確實有能力發動核攻擊,但施襲成功率很可能沒外界想像的高;而且使用核武就覆水難收,北韓勢必面臨毀滅性的報復打擊,絕對得不償失。故所以筆者相信即使美朝談判破裂,北韓也不會動用核武,而是會一直保留核武作為象徵性的震攝力量,阻止美國貿然侵攻,以及作為迫使美國日後再次談判和讓步的最大籌碼。

 

(原文刊於信報,作者曾維駿)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文在寅「新陽光政策」與對朝關係

避免邊緣化 日應積極爭取舉辦日朝峰會

川普上台,會改變朝鮮半島的外交格局?

美國外交鐘擺 重歸現實主義

消失的蜜月期:美國新總統的亞太安全困局

回歸現實的國際政治—從聯合國的失效到特朗普的導彈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