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軍事熱點

【信報特約】美國退場 俄敘土各有盤算

在「後伊斯蘭國」時代,隨著美國引退,俄羅斯以合法姿態,填補了區域權力真空。如今,俄敘軍隊已進入曼比季(Manbij),似乎與土軍瀕臨開戰邊緣。雖然土耳其比過往強硬,但埃爾多安無意與俄敘正面衝突,畢竟大家一直只視衝突為博奕,從中互相得益,在懸崖之前,大家都有能力控制局面。庫爾德人的命運,不只遭美國出賣,更成為其他大國政治遊戲的犧牲品。

 

本月 6 日,美國決定從敘利亞撤走僅餘的千名美軍,結束自 2014 年對敘利亞庫爾德人的軍事援助 。不久,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旋即發起「和平之泉行動」,揮軍南下敘利亞,清剿宿敵庫爾德人控制的「恐怖走廊」;另一方面,庫爾德人因感到被美國出賣,轉向俄羅斯及敘利亞政府尋求救援。 這次特朗普宣布從敘利亞撤軍,令當地局勢再次緊張起來,多強角力一觸即發。

特朗普宣佈從敘利亞撤軍,土耳其軍隊旋即南下敘利亞令局勢再次緊張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美國退場 讓土耳其南侵

 

特朗普無心戀戰,讓埃爾多安有機可乘。今年,埃爾多安在地區選舉觸礁,國內聲望每況愈下,極需轉移國內視線,並把 300 多萬敘利亞難民安置,圖挽救民心。因此,以消滅庫爾德恐怖分子之名進攻敘北,一直是埃爾多安的盤算。雖然美國與土耳其均為北約成員國,令後者不敢妄為,但隨著伊斯蘭國沒落及俄敘陣營節節勝利, 美國在敘利亞戰寸步難行,令土耳其始肆無忌憚。上年 1 月,土耳其進軍敘北,美國置諸不理,令本身由庫爾德人控制的阿夫林地區落入土軍手中。加上,美國已非首次宣布撤軍,上年年底特朗普亦曾片面決定撤出敘利亞,只是後來計劃胎死腹中而已。美國對敘利亞日益消極,結果助長土耳其氣焰。埃爾多安便曾這次機會,把「阿夫林模式」擴大至其他庫爾德地區。

 

另外,土耳其與俄羅斯陣營關係改善,也長土耳其志氣 。自從敘政府在 2016 年收復阿勒頗後,俄羅斯便取得上風,和西方比較,土耳其自覺與俄羅斯合作,有更大的空間。近年,俄羅斯多與伊朗及土耳其就敘利亞問題談判, 成為推動和平進程的「三巨頭」。除此之外,俄土在能源及軍事方面更合作無間,例如連接兩國的「土耳其溪」天然氣管於上年落成,以及土耳其決定向俄羅斯購買 S-400 地對空導彈系統,等等。當然,雙方亦存在分歧,比如土耳其支援在伊德利卜省的武裝分子,對抗俄敘陣營。但這些都是土耳其向俄敘談判的籌碼。為了各取所需,俄羅斯默許過土耳其軍隊南下阿夫林,以分裂美國與庫爾德人的關係,迫使後者與敘政府合作,及透過危機來提升自身在敘利亞的主導地位。這次「和平之泉行動」,發展方向也不例外 。

美國撤軍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個擴張勢力的大好機會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俄敘成大贏家

 

對俄羅斯來說,不論是「橄欖枝行動」抑或是「和平之泉行動」,皆為擴張影響力的契機。美國退場,俄羅斯則逐漸擔當區域代理人的角色,雙方影響力此消彼長。重要的是,雖然俄羅斯沒主動介入區域衝突,但在幕後的取態,往往能夠左右大局。正如上年土耳其進攻阿夫林時,本來控制當地空域的俄軍立即撤軍,反映雙方事前有互相協調。

 

再者,俄羅斯除了與敘利亞周邊國家維持良好關係,更獲得庫爾德人的信任。本月 9 日,土耳其正式南下當天,俄羅斯挺身而出,呼籲庫爾德人與敘政府對話,前者表示歡迎,更希望俄羅斯能夠成為對話擔保人。由此,庫爾德人漸離背叛他們的美國,轉而信任俄羅斯。同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亦批評, 美國由過往扶植到現今背棄庫爾德人,無疑是踩鋼線。一如概往,俄羅斯樂此不疲地分裂美庫關係。

 

更重要的是,敘政府有望經此一役,順利收復更多失地。自從上年敘政府在東古塔區及南部德拉省大捷後,就沒有領土進帳,在伊德利卜省的戰事亦持續膠著。這次土耳其南侵,是敘政府突破樽頸的好時機。在土軍壓境下,庫爾德人別無選擇,只好取眾害之輕微者,與俄敘聯合,或以政治協議換取軍事合作,引敘政府軍入關。事實上,過往庫爾德人與敘政府一直都有合作,例如在 2016 年「阿勒頗圍城戰」及 2018 年「伊德利卜包圍戰」中,庫爾德人便與敘政府軍聯手對抗國內反對派。可是,敘政府未必給予庫爾德人很大承諾。最近敘利亞外長更把土耳其的侵略行動歸咎予庫爾德人的分裂行為,又勸喻後者迷途知返。所以,敘政府並不是友善的盟友,總統阿薩德只想利用衝突削弱庫爾德人的勢力而已。阿薩德會否願意為了庫爾德人與土軍正面交峰,實屬疑問。

 

在「後伊斯蘭國」時代,隨著美國引退,俄羅斯以合法姿態,填補了區域權力真空。如今,俄敘軍隊已進入曼比季(Manbij),似乎與土軍瀕臨開戰邊緣。雖然土耳其比過往強硬,但埃爾多安無意與俄敘正面衝突,畢竟大家一直只視衝突為博奕,從中互相得益,在懸崖之前,大家都有能力控制局面。庫爾德人的命運,不只遭美國出賣,更成為其他大國政治遊戲的犧牲品。

 

(原文刊於信報,作者孫超群)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俄羅斯對敘利亞的地緣政治盤算

為甚麼埃爾多安的伊斯蘭化政策會失敗?

埃爾多安「帝國夢」撞上鐵牆

美土關係惡化的背後:埃爾多安構建新型土美關係?

土耳其的「核心價值」:伊斯蘭化的本質與未來(下篇)

土耳其的「核心價值」:伊斯蘭化的本質與未來(上篇)

向你的朋友分享這篇文章吧!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