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回歸「陽光政策」,解除了韓國朝鮮核試與試射導彈的安全威脅;但文在致力南北和解的同時,應避免舊「陽光政策」的缺點:安全方面韓國承認朝鮮對等地位,應權責對方執行《板門店宣言》與《平壤共同宣言》,確保落實朝鮮半島無核化與和平穩定。經濟方面韓國不應視朝鮮為受援國,以今日朝鮮的政治和經濟力量,它確有責任主動參與推動朝鮮半島經濟發展。
韓國總統文在寅本年初藉平昌冬季奧運的契機重拾「陽光政策」(The Sunshine Policy),改善與朝鮮的關係,是為「月光政策」(或新陽光政策;The Moonshine Policy)。陽光政策的源起和發展與朝鮮半島歷史以及韓國內部政治關係密切;其實施存在局限性。批評者認為陽光政策淪為朝鮮「敲詐」的工具;「朝鮮核問題」是政策實施期間的副產品。文在寅的對朝政策應認清舊陽光政策的缺陷,在承認朝鮮地位與韓國對等的前提下,要求朝鮮有所作為;並協調韓美戰略牽制北方,以保障朝鮮半島和平,兩韓朝統一方向往前邁進。
1997年金大中成為韓國總統,他98年所提出的「陽光政策」核心是以和平方式處理朝鮮半島分裂局面;包括「對北包容三原則」:(1)決不允許任何武裝挑釁:(2)韓國不想或吸收北韓;(3)積極促進南北韓之間的和解與合作。同時,金大中闡明支援朝鮮的國際合作、支援輕水反應堆的建設、促進解決離散家屬問題、交換特使及舉行首腦會晤。
「陽光政策」與朝鮮半島政治形勢關係密切。就國內政治而言,金大中早於20世紀70年代年便已提出了南北「三階段統一論」的方案;之後他又提出南北韓同時加入聯合國。2000年6月,金大中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於平壤舉行第一次南北高峰會,是為朝鮮半島分裂55年來兩個政權間的首次首腦會議,事件更令金大中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陽光政策」的背景同時也具有地區與國際形勢的現實考慮:朝鮮政權於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的數年仍然屹立不倒;韓國轉而以和平溫和的手段處理對北關係,相較延續長期的軍事對立,更有助朝鮮半島以及東北亞的地區穩定,並順應後冷戰國際合作發展的新趨勢。

[adrotate group=”3″]
金大中「陽光政策」的理念和初衷雖然出於期望朝鮮半島和平穩定,事後卻證明它的執行與實施存在相當大的局限性:政策沒有實現韓朝的真正對等。尤其在朝鮮經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至中期的飢荒後,韓國與國際對朝鮮的援助將後者視為純粹的受援國。此外,韓國對北啟用的資金缺乏透明度,在韓國國內受輿論批評為北韓「敲詐」、向其「送金」。「陽光政策」對於朝鮮半島安全的貢獻也乏善可陳,2002年起朝鮮致力發展核武器,引發「第二次朝鮮半島核危機」,須透過「六方會談」框架緩和。第二次朝核危機亦令盧武鉉繼任韓國總統後,繼續推行「陽光政策」遭遇重重困難。
盧武鉉後韓國經歷李明博、朴槿惠保守勢力先後執政,文在寅借2018年2月平昌冬奧為南北關係破冰的契機下重拾陽光政策,至今三次舉行南北高峰會,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雙方先後發表了《板門店宣言》和《平壤共同宣言》,停止一切相互敵對的行為,保證互不侵犯,停止軍事分界線等敵對行為,將南北韓非軍事區化為和平地帶。在半島無核化問題上,朝鮮決定永久廢棄東倉里引擎試驗場和飛彈發射台,並考慮永久廢棄寧邊核設施。經濟方面,南北韓將共同發展民族經濟,探索及研究舉行東、西海岸線鐵路及道路連接工程奠基儀式,以及恢復運營開城工業園區和金剛山旅遊項目等。
文在寅回歸「陽光政策」,解除了韓國朝鮮核試與試射導彈的安全威脅;但文在致力南北和解的同時,應避免舊「陽光政策」的缺點:安全方面韓國承認朝鮮對等地位,應權責對方執行《板門店宣言》與《平壤共同宣言》,確保落實朝鮮半島無核化與和平穩定。經濟方面韓國不應視朝鮮為受援國,以今日朝鮮的政治和經濟力量,它確有責任主動參與推動朝鮮半島經濟發展。

[adrotate group=”3″]
此外,韓國應將南北和平框架的最終目標提升至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韓國作為美國軍事盟友,應致力協調美國的對朝政策。第二次朝核危機的導火索正是美國小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將朝鮮定為「邪惡軸心」。如何平衡美國和聯合國的對朝制裁,促成朝鮮向半島無核化與和平穩定方向貢獻,另一方面保障韓國免受北方安全威脅;加上如何協調美朝兩國關係正常化,是當下文在寅面對的課題。
當年金大中的南北和平框架最終未能擴展至地區和國際層面是陽光政策的一大缺點,現今文在寅必須應清美朝關係穩定對韓國安全的重要性。經濟方面,共同研究南北鐵路及道路連接,重開開城工業區,是為促使朝鮮經濟開放的好開始。韓國日前表示考慮撤銷部分對朝制裁,是對朝鮮態度和誠意的測試,其應在不影響美國和聯合國普遍制裁的前提下實施,一方面為朝鮮提供棄核誘因,令一方面避免過分「鬆綁」,令韓國和國際社會再次掉入朝鮮的「敲詐」陷阱。
文在寅的「月光政策」能否從金大中「陽光政策」脫胎發展至成功,實有賴其名如月光般「溫暖」與「冷酷」並重的特質,亦關乎文在寅政府處理南北地位、平衡美朝關係等問題細節的政治藝術。
(原文刊於信報,作者洪明超)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