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信報特約】擺脫英糾纏 歐重整力量應對中美

英國脫歐,固然對於英國和歐盟短期内都是一場噩夢;但是如果布魯塞爾處理得當,其實可以轉危爲機。新的全球局勢是19世紀末大國政治(Great Power Politics)的重演,雖然已經落後於中美,但如果歐盟能夠從此善用27個成員國的集團共同捍衛自己在歐亞的利益,那麽英國這個代表著美國戰後對歐軍政經臍帶的脫離,並不一定是壞事。

 

莊漢生率領的保守黨,如願以償地獲得議會大勝,單獨執政。然而,保守黨的大勝和歐盟對英國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外交重要性上强弱懸殊的基本事實無任何關係。莊漢生的獲勝僅僅代表了兩件事:脫歐將會如期在1月底實行而且大增緩衝期完結後無協議脫歐的機會,以及英國將重新受國際社會視爲他應有的模樣—一個和最大貿易夥伴不咬弦的中型歐洲國家兼前軍事大國。於是保守黨當選這個消息,對於歐盟來説,反倒是鬆一口氣了— 雖然英國對於歐洲的外交政策以它長久作爲對美橋梁以及前度大國對於歐盟防衛以及外交政策有相當的貢獻,但是在美國和歐盟關係漸行漸遠的當下,國力早已走下坡的倫敦政府對於歐盟現今和未來的外交戰略來説並非無法彌補。在脫歐已成既定事實,歐盟可以抽身於脫歐鬧劇之後,歐盟各國將終於可以連同新的一届歐盟執委會和歐洲議會去面對困擾歐盟已久的外交問題:要如何在美國以及北約已經不再可靠的時候捍衛自己外交的利益?硬脫歐派保守黨的勝利,對於必須向前望的歐盟來説是大大的利好。

英國以往在歐盟都擔當著對美橋梁的角色,也對歐盟的防衛以及外交政策有相當的貢獻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保守黨的”硬脫歐“ 意味著什麽

雖然脫歐協議將在保守黨把持的下議院得到通過,然而這僅代表著歐盟從應付英國一次又一次的延期解套,新的英歐關係無論是經貿上還是外交上仍需要新的條約去定義。在經濟上自不待説,由於莊漢生政府所談妥的脫歐協議中的緩衝期僅到2020年底爲止,就算届時英歐雙方仍然未能達成自貿協議,英國亦將自動“無協議脫歐”。換句話講,無論英國還是歐盟都未有真正脫離所謂“無協議脫歐”的災難。保守黨的脫歐鷹派在經濟上教條式尊崇古典自由主義,亦即是最大程度地脫離歐盟規管範圍已經不是新聞,而這個最“硬”的脫歐方案,正合保守黨意。 接近截稿之時,已經傳出消息指莊漢生將利用保守黨的優勢立法去禁止延長脫歐協議中的緩衝期,也就是說英國將只有到2020年底短短一年的時間和歐盟商討一個自貿協議。從一般來説歐盟和任何國家或者地區要商討協議需要短則三年(1988年的格陵蘭),長則7年(加拿大)或者以上的過往經驗來看,英國人最多只能盼望在這一年内從布魯塞爾獲得一個極爲簡單,只包含貨品交流而非佔GDP八成的服務業的自貿協議。由於歐盟在短期内依然會是英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可以說,保守黨的當選以及硬脫歐的到來,是從根本上限制了英國的國力;起碼在財政上來説,英國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内都會被削弱,而缺少了歐盟這個通過集體整合而讓成員國影響力獲得槓桿加乘的機制之後,英國在外交上的籌碼也大大減少。

英國曾渴求波蘭秘密提供所謂的 “迷你脫歐協議”策反,然而最終無功而回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英國對歐盟防衛和外交政策影響有限

脫歐之後,本來已經不多政經籌碼的英國將會更為渺少— 這其實有跡可循:在脫歐協議通過之前,英國就曾經嘗試繞過布魯塞爾向各成員國外交部,比如說渴求對俄防禦軍事力量的傳統盟友波蘭秘密提供所謂的 “迷你脫歐協議”策反,然而卻無功而回,反映了聯合王國根本缺乏可兜售的籌碼。英國在歐盟内的時候,它主要的外交以及防衛政策貢獻在於扮演維繫美國以及領導歐盟參與捍衛多邊主義世界秩序的角色,比如説今日歐盟的共同安全與國防政策(Common Security and Defence Policy,簡稱CSDP)正是98/99年英國貝理雅政府以及法國希拉克政府在眼見巴爾幹半島形勢惡化之後,以成立“危機應變部隊” 以及“歐盟參與全球防務的憑據”等作爲戰略目標共同策劃和推動的。然而,在美國甚至北約都開始和歐盟的利益漸行漸遠,多邊主義秩序無以爲繼的情況下,英國的角色分量便大大降低。就是在英國尚在歐盟内的2018年,CSDP總共3.28億歐羅的預算,也只有16%是由英國貢獻。而且,英國人也僅佔CSDP各個任務總動員的2.3%。雖説是英國是除了法國之外唯一一個歐洲國家擁有所謂的“full spectrum” — 也就是包括核武—的武裝力量,然而脫歐後的英國有足夠的財政能力去維持甚至升級軍備嗎?而且,正如剛過去不久的北約峰會的共同宣言所指出,中國的崛起以及由5G網絡所主導的網絡空間科技戰,將會是北約同盟國們的共同最大威脅,而歐盟正正是在這些層面上極爲缺乏發展和支援。和歐盟同樣地在這兩個層面上無助的英國,他的脫歐如果是解放了歐盟向這些戰略目標進發的能力的話,甚至可以說是雪中送炭。

 

英國脫歐,固然對於英國和歐盟短期内都是一場噩夢;但是如果布魯塞爾處理得當,其實可以轉危爲機。新的全球局勢是19世紀末大國政治(Great Power Politics)的重演,雖然已經落後於中美,但如果歐盟能夠從此善用27個成員國的集團共同捍衛自己在歐亞的利益,那麽英國這個代表著美國戰後對歐軍政經臍帶的脫離,並不一定是壞事。

 

(原文刊於信報,作者尹子軒)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歐盟利益在印太地區被挑戰是美國保護傘不再的必然結果

印度洋上牽制一帶一路的「英屬中途島」

英國脫歐協議通過:保守黨的勝利,聯合王國的失敗

新脫歐方案:魔鬼在細節

莊漢生的豪賭

盡失歐洲融合紅利 帝國回歸島國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