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埃爾多安「帝國夢」撞上鐵牆

修憲改為總統制一事最終在爭議聲下順利完成,埃爾多安的「新蘇丹」美夢成真,與「新沙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mir Putin)看齊。埃爾多安成名於土耳其經濟高速增長之時,如今經濟面臨重大危機,專權及用人唯親作風令外國投資者不予厚望,親俄的傾向使北約內的歐美盟友日益不滿。換個角度來看,這才是真正考驗埃爾多安能否抵受各方壓力,成就「大土耳其」這個終極目標。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近20年最獲國際政壇注視的領袖之一,對內修憲擴權走向專制,瓦解政變風暴,對外不斷靠攏俄羅斯,亦主動介入敍利亞內戰,甚至遠飛德國向當地的土耳其裔民眾拉票,結果發生德國國腳奧斯爾(Mesut Ozil)與埃爾多安合照風波,前者最終憤而退出國家隊。外界形容埃爾多安意欲復興鄂圖曼帝國年代的內政及區域影響力,成就他的新蘇丹(Sultan)夢。追本溯源,自1923年土耳其建立共和以來,鄂圖曼的根源沒有因政治體制全盤西化而被砍斷,並隨着經濟實力不斷上升,轉化為外交影響力,在埃爾多安手上,更達至極致。

 

國際公認土耳其繼承了鄂圖曼帝國的版圖及政體,而土耳其國外也普遍以「新鄂圖曼主義」(Neo-Ottomanism)形容埃爾多安對內專權及介入別國事務,作風如舊日的鄂圖曼蘇丹。

 

研究土耳其政治與社會的美國猶他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雅烏茲(Hakan Yavuz)於2016年發表一篇論文,名為《新鄂圖曼主義的社會及思想源頭:後國家的視野》(Social and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Neo-Ottomanism : Searching for a Post-National Vision),探討鄂圖曼遺產如何融入土耳其人的身份認同,以及發展成埃爾多安執政的意識形態。雅烏茲稱,國父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urk)的世俗派模仿當時歐洲民族國家建政,以建立屬單一土耳其民族為主體的憲政共和,並與以往鄂圖曼政教合一的歷史割裂,但鄂圖曼遺產沒因政治體制中斷而消失,反而以文藝、時裝和建築等方式得以保存和傳承。

 

二戰後,土耳其經濟隨世界經濟復甦而發展,政治思想亦蓬勃起來,除了屬立國精神的凱末爾主義(政教分離、西式憲政、單一土耳其民族身份),伊斯蘭主義(Islamism)和鄂圖曼主義(Ottomanism)也崛起。前者主張實行伊斯蘭律法(Sharia Law),後者提倡土耳其的民族身份應該加入鄂圖曼年代的文化元素(特別是多元族群共融),豐富身份認同,藉此和平解決當時崛起的庫爾德激進分離主義。

埃爾多安提出的「願景2023」希望將土耳其打造成世界十大經濟體的其中一員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新鄂圖曼主義破土而出

雅烏茲稱,厄扎爾(Turgut Ozal)出任總理和總統期間,不再像以往獨尊立國根本的政教分離,開始教育民眾要重現鄂圖曼的根,並以鄂圖曼為名,在蘇聯和南斯拉夫分別解體後,陸續拉攏新獨立自主的巴爾幹半島、高加索地區、中亞和中東國家。這些國家曾在鄂圖曼帝國版圖內,或本身有不少突厥裔或穆斯林社群,這是土耳其首次利用鄂圖曼的根源,轉化為外交政策,促進土耳其與這些初生國家的民眾、貿易和學術來往,提升土耳其的軟實力(Soft Power)。

 

南斯拉夫內戰和及後的波斯尼亞戰爭,發生穆斯林被種族屠殺的慘劇,歐洲多國無動於衷,土耳其當時有不少民眾上街示威聲援這些歷史上昔日的同伴,這股雅烏茲定義下的「新鄂圖曼主義」內政及外交方向逐步得到民意授權,奠下今日埃爾多安「大土耳其」構想的基礎。

 

埃爾多安出身於當時執政聯盟成員之一的福利黨(RP),該黨提倡激進伊斯蘭主義及主張復興鄂圖曼榮光。他出任伊斯坦布爾市長期間,便運用市政府資源,推廣鄂圖曼藝術及建築,舉辦紀念鄂圖曼大軍攻佔君士坦丁堡(即伊斯坦布爾)的活動,成功為自身建立保守派民眾的基礎。後來福利黨因違反政教分離的立國原則,先後被軍方出手干預和憲法法院裁定禁止參政,埃爾多安為首的一眾前成員另組正義與發展黨(AKP)至今。雅烏茲認為,埃爾多安執政初期大致延續了厄扎爾留下的親西方外交路線,但當發生了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後,埃爾多安開始顯露他以往的伊斯蘭主義及新鄂圖曼主義取態。這段期間,埃爾多安對內集權削弱三權分立,對外支援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和介入敍利亞內戰,強人統治姿態逐步展現。

「新沙皇」及「新蘇丹」同樣要面對經濟危機等的壓力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埃爾多安今年2月出席鄂圖曼帝國第三十四任蘇丹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Abdul Hamid II)逝世百周年紀念日的活動時,批評國內有說法指土耳其的歷史源自1923年,是割裂了土耳其的歷史根源和傳統價值。他宣稱土耳其共和國繼承了鄂圖曼帝國,又稱讚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是近世最具視野和戰略眼光的鄂圖曼及土耳其領袖。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任內大興土木,興辦教育,但作風專權,鎮壓包括亞美尼亞人在內的少數民族,被史學家稱為「紅色蘇丹」,埃爾多安此言明顯為自己的強人管治貼金。

 

修憲改為總統制一事最終在爭議聲下順利完成,埃爾多安的「新蘇丹」美夢成真,與「新沙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mir Putin)看齊。埃爾多安成名於土耳其經濟高速增長之時,如今經濟面臨重大危機,專權及用人唯親作風令外國投資者不予厚望,親俄的傾向使北約內的歐美盟友日益不滿。換個角度來看,這才是真正考驗埃爾多安能否抵受各方壓力,成就「大土耳其」這個終極目標。

 

(原文刊於信報,作者郭耀斌)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美國土耳其劍拔弩張,俄羅斯或最高興?

「在敘利亞,敵人的敵人未必是朋友」──三國競利、美國迴避,庫德族恐淪最大輸家

記土耳其政變一周年:在群眾的歡呼聲中冒起 埃爾多安的獨裁之路

土俄和解的背後:同床異夢的婚姻

土耳其的「核心價值」:伊斯蘭化的本質與未來(下篇)

土耳其的「核心價值」:伊斯蘭化的本質與未來(上篇)

向你的朋友分享這篇文章吧!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2 Responses

  1. 土耳其川普:埃爾多安也要讓 「土耳其再次偉大」(一)
    土耳其想要達成2023偉大民族戰略目標將無可避免的遭受到考驗。如同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彈奏技巧需要兼顧速度、音色變化及準確性。雖然《土耳其進行曲》歷史淵源與土耳其關係不大,這是一首具有土耳其軍樂風格的輪旋曲,埃爾多安詮釋的自己「土耳其風格」的進行曲,如何在伊斯蘭價值與西方價值之間維持平衡,需要高端的外交手腕與智慧。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39582

  2. 土耳其大砲無國界:埃爾多安的軍事雄心
    埃爾多安是好戰的政治家,土耳其軍隊揮軍敘利亞、利比亞,還打了一場21世紀的宗教戰爭,將聖索非亞大教堂索菲亞改為清真寺,可見埃爾多安喜好在區域博弈中加注賭注,製造危機以便獲取討價還價空間。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68247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