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例子説明,在政客和商賈合流駕駛國家機器透支環境資源的情況下,短期内國際壓力是極難控制傷害的。最終,只有作爲消費者的全球大衆,有能力用自己的錢包扭轉局勢。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
「我們家正在燃燒 (Our house is burning. Literally.)」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亞馬遜雨林大火消息曝光後社交媒體上寫道。然而,雖然在他的强力呼籲下,第45屆七大工業國組織會議馬上將金援巴西提上議程並且各國領導馬上集體撥款二千二百萬美元拯救雨林,民粹右派巴西總統Jair Bolsonaro卻並不領情,且反唇相譏G7應該用該筆款項 ”在歐洲植樹“而非抱持著”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者“心態干涉巴西内政。這種態度並不意外,Bolsonaro對於環境保護的輕蔑態度和他所代表的,無節制的私人企業利益,正正是這次大火一發不可收拾的原因。在巴西政府這類民粹政權毫不節制地消耗自然資源,目前國際輿論以及政治壓力又不足以撥亂反正的時候,我們作爲大衆就有責任需求自律的方法,拯救自己的家園。

[adrotate group=”3″]
燒林拼經濟
其實早在Bolsonaro 2018年十月當選總統時,許多科學家就警告他對環境保護的態度和政策會使亞馬遜森林違法砍伐惡化。而七月初,巴西國家太空署 (INPE, Instituto Nacional de Pesquisas Espaciais, 為巴西政府科研部下轄組織) 也表示今年四月至六月與去年同期比,森林火災增加了近25%。針對這個警告,七月19日,Bolsonaro 在電視臺上批評INPE製造假數據來污衊巴西,並威脅INPE必須透過政府審核後才能發表數據。雖然有許多科學家和環保非營利組織發言人都有發聲支持INPE七月發出的警告和衛星數據的正確性,INPE的主任Ricardo Galvao八月初最後仍因與總統起衝突被開除。自七月初的警告,INPE衛星資料顯示這兩個月森林大火不但尚未改善,情況甚至正在逐漸惡化。巴西今年一月到八月已發生7.3萬起森林大火,創下自2010年以來最高,且比2018年同期增加82%[1]。雖然國際媒體一直有寫道INPE近期的動態,但直到八月中旬,巴西聖保羅市因亞馬遜叢林大火而被霧霾籠罩,城市一片漆黑的照片造成網路話題,持續一個月的森林大火才真正受到關注。
亞馬遜雨林佔全球熱帶雨林的40%,且以植物體的方式存儲900億公噸的碳元素。若雨林被火吞滅,對地球造成的傷害將大等於十年的全球碳排放量[2]。而且,亞馬遜雨林每年約吸收24億公噸的碳元素,但森林砍伐和氣候變遷已造成近年來亞馬遜雨林能吸收的碳排放大幅下降。科學家估計,如果亞馬遜雨林的樹木從原始數量減少20%-25%,水循環的自律性將會受到干擾,間接影響到生物多樣性,甚至可能使亞馬遜邁入自我摧毀的道路。若觸發到此臨界點,人類將對亞馬遜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目前科學無法正確找出此臨界點,但估算一百萬平方公里的亞馬遜雨林已遭砍伐,相等於原雨林的20%,這個危機恐怕離我們不遠了。雖然環保組織近年來的努力已重新恢復15萬平方公里的雨林,但少了現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復原中的雨林很有可能會再次受到威脅[3]。
雖然一部分的野火是天氣乾燥自然發生,大部分的火源則是人為導致,而燒林的最大目的是為了騰出土地來放養家畜。根據美國農業部 USDA 的數據顯示,巴西是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國,且巴西牛肉出口超過四成是送至中國和香港[4]。隨著經濟成長,亞洲國家進口牛肉的量也逐年增加。為了跟進需求擴張,巴西農業選擇犧牲亞馬遜雨林的珍貴資源來放養更多肉牛,但這套作法卻完全不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
雨林因長年受雨侵襲,土裡的養分會比一般地質還要少,亞馬遜也不例外。因為巴西的農夫普遍因金錢受限無法正確施肥保持土壤健康,亞馬遜雨林附近的農地壽命較短,且經常收割較差。因為收割不足,為了糊口,許多農民選擇以非法燒林的方式來增加可種植的面積,成為一種無解的惡性循環。除了土地本身的問題之外,燒林還可能使氣候變遷變得更嚴重。亞馬遜的消失將對使氣候變遷更極端,甚至可能使聖嬰現象 (El Nino)發生的更頻繁。聖嬰現象會使南美洲出現更多乾旱,使農作物收成較差。
由於樹木砍伐所造成的影響許多屬於間接傷害,實際上消失的雨林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過去可能常被低估。在一篇2018年的經濟學術論文中,Sergio L. Franklin Jr. 和Robert S. Pindyck就比較過直接傷害和實際傷害的差距。以現有資源來估算,一公頃的樹木砍伐等於造成3,789美金的經濟損失。但若將超越臨界點後可能帶來的無法復原的傷害加入經濟考量中,每一公頃雨林沙漠化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則達39,830 美金,等於原先估算的10倍左右[5]。
Bolsonaro 開放讓企業開發亞馬遜雨林的土地和對環境保護組織的敵意雖然看似親商,但實際上卻只會對經濟造成長久的傷害。雖然短期內巴西農業可能會因可出口的肉牛增加而受惠,這短期的利益恐怕也只能維持一、兩年。況且,雖然出口肉牛是巴西的強項,但飼養肉牛巴西農業中毛利最低且佔地最大的農業活動。種植水果每年每公頃所得約等於3,300美金,是放養肉牛的13倍以上[6]。與其開放更多土地,巴西政府應該更積極的提供亞馬遜雨林附近的農民改行所需的肥料和耕作知識,並送農地物資往偏僻的農村,讓農民有更多選擇,真正改善他們的經濟情況。
[adrotate group=”3″]
國際回應被巴西政府攔阻
目前國際回應最積極的應該是歐盟,尤其是法國和愛爾蘭。在經過近20年的談話後,歐盟與南美的南方共同市場(Mecrosur)終於完成了貿易協議。Mecrosur目前包含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和巴拉圭四個國家,委內瑞拉在2017年被終止成員國資格。然而,巴西政府這次對叢林大火失控的應對態度使法國和愛爾蘭向外宣布,將反對歐盟與Mecrosur之間的貿易協定終止。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G7前夕表示支持馬克宏的提議,將亞馬遜燒林加入這次高峰會討論的議題中。
馬克宏在八月26日也代表G7發表將針對亞馬遜燒林貢獻2200萬美金來解危,以保護雨林來說,這個數目非常小,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因G7成員不相信巴西政府的應變能力。根據CNN報導,德國和挪威都以暫停金援巴西開發銀行 (National Bank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過去十年以來,挪威為該銀行的環境保護項目貢獻了12億美金,德國則貢獻了6800萬美金。八月初,德國因不認為巴西有能力善用捐款保護亞馬遜雨林,德國環境部長宣告將暫緩原先計劃的390萬美金的捐款 [7]。確實,在Bolsonaro的領導下,雨林管制確實受到威脅。就連在國際壓力下,Bolsonaro仍拒絕G7的幫助,認為馬克宏先前所言有冒犯到他,要求馬克宏公開道歉。這樣的鬧劇也使其他願意幫忙的國家寸步難行,巴西政府仍尚未意識到毀滅雨林對全球暖化的嚴重性和外交關係惡化的後果。
其實除了等待世界領導或企業精英找出對策外,日常中能為保護雨林的貢獻很多。除了平常減少用紙之外,少吃牛肉也是很好的方法。如先前所言,肉牛在亞洲的需求是促使農民犯法燒林的主要動機之一,且許多快餐店所使用的牛肉都可以追朔到在亞馬遜雨林遭非法砍伐的地區。實際上,IPCC (聯合國下轄的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先前也發表過達成氣候變遷控管的目標,人類必須減少肉類消費。畜牧業對自然的傷害極大,但由於該行業政治説客的强大,仍不被相關政府管制。若消費者以金錢方式選擇不支持在巴西的畜牧業,每一個人都可以以實際行動來為保護亞馬遜雨林做出貢獻。大多數在亞馬遜雨林的NGO也在third-party rating 上得到良好的評分,捐獻的錢可以不但容易追蹤,且幾乎100%都投入阻止亞馬遜的情況惡化。
巴西的例子説明,在政客和商賈合流駕駛國家機器透支環境資源的情況下,短期内國際壓力是極難控制傷害的。最終,只有作爲消費者的全球大衆,有能力用自己的錢包扭轉局勢。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
1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822010341/http://queimadas.dgi.inpe.br/queimadas/portal/situacao-atual (數據每天會改變)
2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eather/2019/08/21/amazonian-rainforest-is-ablaze-turning-day-into-night-brazils-capital-city/
3https://phys.org/news/2018-03-amazon-deforestation.html
4https://www.ers.usda.gov/amber-waves/2019/july/brazil-once-again-becomes-the-world-s-largest-beef-exporter/
5Franklin, Sergio L., and Robert S. Pindyck. “Tropical Forests, Tipping Points, and the Social Cost of Deforest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 vol. 153, 2018, pp. 161–171., doi:10.1016/j.ecolecon.2018.06.003.
7https://www.cnn.com/2019/08/27/americas/brazil-rejects-g7-aid-amazon-intl/index.html
(原文刊於信報,作者黃璟荃)